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文心集·金生丽水

般若草
2003-05-18 17:53   收藏:1 回复:0 点击:4988

    老子有无为之道。有“道常无为无不为”之名言。老子尚水,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之喻。所以,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水的品性:水谦卑,永向低处流;水不争,有碍饶行,无阻直下;水宽容,藏污纳垢;水随和,入方就方,入圆就圆;水有恒,千回百转,不改归海之志。其静照万物,不动爱心;滴水穿石,不见怒气…老子观物,着眼社会人生,悟出了水的人生哲学。
  
   释子有成佛之道。有“无所住而生其心”之《金刚金》名句。释迦牟尼的佛国净土皆是“黄金为地,七宝庄严”。《观无量寿经》记述:“世尊(释迦牟尼)放眉间光,其光金色…佛告阿难,阿难当知,无量寿佛如千百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金子,尊贵美丽,是人世间的宝物之最。其性稳固,酸碱冷热,色泽恒常不变。人们把金子用在最尊贵的地方,人们用金子比喻一切美好的事和情。金子是和泥沙混在一起的,要经过反复的淘洗才能得到。释子成佛之道认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就是指金子般纯净美丽的人性。“佛告阿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性是不完美的,其禀天地之气而生,阴阳合和,善恶一体。淘洗人性的泥沙,使之显出至善至美的金色,是成佛之根本。释子观物,着眼人的心性,悟出了金的人性哲理。
  
   神仙飘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圣贤超俗,天人合一;菩萨慈悲,众生平等。所有的圣贤之道,都在注重我与外界的协调,注重我之个性与万物之共性的统一。如果一个人不能不断地调整自我,完善个性,以健康正确的心识去对应大千世界的世态人情,则会怨天尤人,烦恼重生,心志迷惑,吉凶难化。我,是多么的渺小,外界是多么的庞大,层层叠叠,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地包裹着小小的一个我。我,真是要好自为之。
  
   崇尚老子者,求君子之道,以水为鉴,修于道见于德,讲究一个无争之心,“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君子之德操,劳而谦,有功不自夸;安生立命,建功立业;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达圣人之境界。劳谦不争,是君子之精神,忧患天下,是圣人之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如是说。
  
   信奉释子者,求菩萨之道,以金为照,修于心见于行,讲究一个无所得之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duo”(菩提者,觉悟。萨朵者,众生。菩萨即是“菩提萨朵”之简称)菩萨之行持,慈悲为怀,不分贤愚;善的要学习要赞助,恶的要力戒要感化;调心解愁,安贫惜弱;功德圆满,直入佛境。功,是自我净化之心灵功夫。德,是待人待物之举止善行。自度度人,是菩萨精神,普度众生,是佛之密藏。“佛无密藏,密乃汝心”,佛如是言。
  
   老道济天下,君子“无为而无不为”。
  佛法度众生,菩萨“无住而生其心”。
  
  无为者,从无不为而来,胸有成竹,不露锋芒。
  无住者,从平等心而出,慈悲万物,不偏不执。
  
  道性若水,为而不争。静照万物。
  佛性如金,度而无心。净而生辉
  
  道性若水,佛性如金。有道是“金生丽水”,恰便是佛道同源。有道处即有佛,有佛处即有道。道也,佛也,“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原创(别推荐)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