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ehaizi-个人文章

从一篇新闻想起--中外保险营销意识的差别

yehaizi
2005-02-03 12:20   收藏:0 回复:0 点击:4643

    从一篇新闻想起--中外保险营销意识的差别
  首先,请看下面的一篇新闻.
  就在国内外资保险公司都把理财计划目标定位在白领和中产阶层上时,世界顶级金融集团———英国保诚集团“突发奇兵”,在全球首次选择女工作为特殊的群体推出理财计划。该集团亚洲区执行总裁罗邦民(MarkNorbom)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工薪阶层的国企职工还是一个空白的市场。
   北京200多家国企的近千名女职工近日高兴地拿到了英国保诚集团理财教育项目毕业证书。据了解,该教育项目名为“投资未来”理财教育项目,是专门针对国有企业女职工的理财需求进行设计的。其目的是让这些女性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和工具,帮助她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更懂得处理财务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次“投资未来”理财教育项目反应相当热烈,在接受培训的北京女职工中,有超过92%的人表示,参加该项目后,她们开始考虑进行投资或改变以往的理财方式。
   罗邦民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只有约1000名女工参加了该培训项目,但北京有200多万女职工,同时考虑到中国国情,女性在中国家庭中一般对家庭财政决策有很大影响,因此保诚集团非常看好这一潜在市场.
  您想到什么了?
  英国保诚集团的营效意识不仅仅是卖出一分保单那么简单,而且眼光更加长远,通过提高具有购买能力人群的购买意识来拓展业务,增加保险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我国国内的营销工作相对而言就忽视了对潜在人群的挖掘力度.甚至在某些地方,特别是经济整体不发达,意识不先进的地区,由于人员素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保险的形象.所以,我认为,其实在二方面中国保险还应该适当加强一些工作.
  一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做文章,事实上经济发达的地区虽然有潜力,但是不如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大.在这里地方,要大力宣传一些费用小,适合当地的保险种类.
  二是要特别地在全民中宣传保险的作用,特别是未来消费人群,可以在小孩子之间多搞一些活动了,而且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对保险的教育力度也不够.
  当然,外国给我们的仅仅是一个启发,作为中国保险,不仅仅要发挥一些业务惯性上面的优势,事实上我们更加可以利用的文化优势,毕竟都是中国人,沟通上比较容易.具体怎么去做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
  仅仅是看到了新闻,发发牢骚,要有什么可笑的地方,希望高手指导,见谅!
  
  

作者签名:
本站新域名起用http://yehaizi.e0b.com 心灵的净土--风之痕!
无论明媚的青春,还是忧郁的年华,都将随风逝去,惟有文字可以记录我们激情澎湃的岁月,让我们一起在稍纵既逝的青春中,捕捉刹那的永恒!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