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cbx-个人文章】
重视创设问题情境 巧妙打开思维闸门
□ ycbx
2005-02-09 23:50
收藏:4
回复:3
点击:5614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良好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创新思维得以迅速萌芽的肥沃土壤,阅读教学必须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计读写结合题,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行之有效方法。
多提出散性问题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可以直接激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提问时,尽量避免“对不对”的判断问题,“是什么”的叙述性问题,而应多提“你学会了什么”、“对这个问题你还想到了什么”、“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还想知道什么“等发散性问题,教师提这类问题所需求的答案,不是单一的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的想法。如在教《司马光》一文时,当孩子们在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了落入缸中的孩子后,教师问:除了砸缸救人,你还有什么办法?有学生说:“我发现缸这边放了个游泳圈,我连忙把它扔进缸里。”还有的说:“旁边有个梯子,我把梯子放进缸里,让那个小孩顺着梯子上来。”……再如教《长城》一文时,当学生了解到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是中华民族骄傲时,教师问:“对当时修长城的决策者——秦始皇,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呢?”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万里长城,他的功绩应得到后人赞扬。”还有的说:“修长城时,有多少劳动人民惨死,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秦始皇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不值得赞扬。……”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多种答案,发展思维得到训练,创新思维得以升华。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用续编故事,复述课文、表演、改写、扩写等形式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如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讲的是一个美丽可爱却命运极悲惨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黑暗。学完以后,从同学们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以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愤恨,为了满足他们的美好心愿,为了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我将投影片定格在“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引导想象“假如小女孩来到我身边,……”再如《凡卡》、《穷人》等课文,可读写结合,巧设“信寄出以后……”、“渔夫拉开帐子……”请同学们续编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动他们独立思考,给他们创设广阔的驰骋想象空间,孩子们兴趣盎然,思维大门大开,很快就编出内容各异的故事。
在教学中,可以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通过形象表演,把文中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如:《草船借箭》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后,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周瑜、鲁肃、曹操进行表演,表演之后大家评议,让学生进一步揣摩各个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性格特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语言的训练,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在表演评议中得到锻炼和培养。
发展思维的广阔性、独特性
思维的广阔性,就是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探索,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课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设计问题发散思维。如《詹天佑》一文,在学生认识到詹天佑对祖国的伟大贡献,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具有刻苦耐劳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孩子们就在怎样爬陡城这一问题展开激励争论。很多同学的见解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再如《乌鸦喝水》在学生熟读课文,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后,出示CAN课件,让学生观察画面,开展讲故事比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讲述兴趣,又是大面积训练的必要手段,扩大了读说的训练面。
思维的独特性是创造思维中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所造成的问题情境,把思维由一个事物引向与它相关的另一事物。让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如《麻雀》一课的教学,通过学习“猎狗与麻雀”的描写,可提问“它们让你联想到什么?”这种训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说:“猎狗象征剥削阶级的凶狠残暴,麻雀象征不怕牺牲自己的伟大的母爱”等。这样的联想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由此可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在教学中教师善于结合语言训练,抓住创造思维的特征,巧妙设计具有启发性、发散性、创新性的问题,开拓思维,鼓励孩子们大胆去敢于想象,去质疑,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开设性的思维方式,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