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卧云听涛-个人文章

也说收藏

卧云听涛
2005-05-10 19:20   收藏:0 回复:5 点击:4815

    看小雅最近写的《淡淡书香》和《鉴宝.鉴心》两帖,想起叶灵风曾在书中写道:“读书是件乐事,藏书更是一件乐事。但这种乐趣不是人人可以获得,也不是随时随地可以拈来即是的”。
  
   我虽非文人,但亦视读书是为乐事。至于收藏物品,也不能说是个入流者。小时,喜欢收集一些花花绿绿的糖纸,将它们洗尽,贴在窗玻璃上自然风干,取下,夹在书页中,悄悄欣赏。那些斑斓的色彩,丰富了我整整一个寂寞的童年。
  
   工作以后,开始收藏邮票,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那么方便,随便上邮局便可以成套成册的买回来,得一张张的觅。看到别人收信,必是伸长了脖子盯住那个邮票,若是新邮,便怯怯地向人讨要,得手后,那种欢喜无可形容。
  
   再后来,由于喜欢瑞士军刀,便开始了漫长的刀具收藏。印像最深两把刀:一把是藏刀,开过血槽的,古朴而锋利。曾试验过,真真是吹发即断那种。还有一把刀,去云南时看见,刀柄是象牙做的,镶着红蓝宝石,十分的精巧。买下,回来时坐飞机不让带,后托人辗转带回。
  
   还有一阵子痴迷古钱币,每去一处,头一件事不是观光赏景,必是一头扎进古玩市场。也买了许多有关的书来研究,那时,手上一直沾有旧铜的绿意。
  
   书上说收藏是人的一种情趣,可以从中品尝生活之趣,发现人生之美。我的收藏虽然零零散散,全然没有系统,但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阶段的快乐,这便足矣。
  
   因喜茶,便又开始收集茶壶。茶的历史在中国可谓悠久了。上古神话中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而“茶文化”的形成,则晚了许多,从功用性向艺术性饮茶的演变,禅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真正的品茶者,不仅重茶、水、火候,还非常注重茶具。茶具之考究,是由陆羽起成为习尚的。唐诗人韩偓“赵瓯犀液发茶香”,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便是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茶具的。
  
   我收藏的壶多是紫砂壶,因喜其“素面素心,古色古香”。而喝茶一般用德化的白玉瓷,当新茶茶汤入杯,那盈盈的绿意,会醉人了去。
  
   近段时间,看装茶的小铁罐子很是精巧可爱,便又惦上了。现在已经收集了十余款。我想,收藏之物未必都要十分高贵的嘛,有话说:千金难买心头好。这“好”便是心头的欢喜罢。
   小雅说我太过唯美,这也算是我的一个“疵”。但张岱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附:浮生乱评----温情四月
   http://www.my510.com/diary/rd.php?rdid=402492&userid=0
  

作者签名:
在时间的尽头,与你相约到永远。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