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阿剑-个人文章

走进西安之二——灞桥

阿剑
2005-05-30 11:44   收藏:0 回复:3 点击:4622

   
  到了西安,我想去灞桥那个地方一看。只因作为前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桥风雪”曾醉倒了那么多的人,多少文人墨客为她作下迷人的诗章,使得我脑海中有一幅关于她的美丽的画:潺潺灞水悠悠远去,两岸垂柳依依飘拂;早春时节,杨柳如烟,飞絮似雪;新秋时分,寒雁斜飞,清露生凉,这等美景是多么的吸引。更因汉唐时代,行人离开长安,常在那灞桥上分手,执手相看泪眼,最后无奈折柳赠别,灞桥于是成为“愁苦离别”的代名词。我以为灞桥在见证了那么多的骨肉亲情、友朋挚情、知己恋情之后,到今天一定还会为那生离死别发出感叹与哽咽。天下何处无桥,独这一处充满愁与苦,充满一种悲剧式的美。我心中就认定了那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充满真与美的地方。
  我想去灞桥的念头得不到同行友人的支持。友人们不以为然,就连许多西安人也不以为然。他们说,灞桥已没有昔日的风景了,没什么好看的。我只有在去秦陵的途中匆匆路过。
  是的,今天的灞桥已没有诗的意境了,已不再迷人了,灞水东去,逝者如斯。灞桥作为“愁苦离别”的代名词,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因为今天这个时代仿佛已不再充满离情别绪了。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人们自然不再有阻隔之苦;物欲世态,更是将人的情感消磨成淡漠的和粗砺的,人们少了牵挂、少了痛苦、少了折磨,也少了对感情的专注与笃定。没有人再需要在灞桥上折柳赠别了,现在的离别已无所谓了,也就再没有人来着意灞桥的风景了。
  灞桥,我为她倾心而来,却匆匆而过。我见到灞桥一带那诗一样画一般的柳已不多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石榴林。我心中那幅关于她的美丽的画被撕碎了。
  人们不再为离别而苦,真不知是现代人的成熟还是退化,是现代人的幸运还是不幸。但我以为起码是文学的悲哀。
  
原创[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