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水之恋-个人文章

行人更在春山外(四)

水之恋
2003-06-07 17:01   收藏:0 回复:0 点击:4987

    (四)
  
   下乡已经第二天了,晚饭很简单,本地的特产苦笋炒红辣椒,清炒番薯叶,沈国华却连拨两大碗饭,极其开胃。教授和昨天一样回到房间——乡里临时腾出来的一间房子——去继续写他的稿子,大学生们又拿出自带的纸牌开始玩“双升”。卓尔却匆匆吃上一点饭堂特意为 “市里来的专家”做的小灶饭,就准备跟着小孩子们走了。那些小孩子们下了课却不走,默默地等着卓尔到自己家里去。沈国华昨天就已经要求跟着去,了解一下情形,卓尔答应今天带着他走走。
  
   “走吧,早去早回。”卓尔站在沈国华身后,“今天要走长一点路的。”沈国华仿佛得了意外的惊喜,赶紧拿上外套,跟在了卓尔的后面。一个小小的女孩子欣喜地拉住了卓尔的手,看来是去她的家了。其他的孩子仍然不舍地跟了一段路,才渐渐散去。
  
   山道上容不了三个人并排走,卓尔于是牵着小女孩走在前边,沈国华一个人走在后面,小女孩短短的柔柔的头发贴在后颈,不时仰头去看卓尔,指着远处让她看,卓尔有时会转过头来告诉他,那是某个老师住的地方,又或者是某个学生的家,她转过头来的时候,头发会甩到前边去,回过头去的时候,头发又服帖地回到后面,变成一匹安静的马的尾巴,间中听见稚嫩的声音:“阿雄家的狗仔,叫得好大声的——”
  
   夕阳缓缓西移,慢慢卧向青山肩头,是那么温柔、那么凝静的一种温暖,吹来很柔和的春天傍晚的风。沈国华突然想就这么走下去,很想,一直走,不要停。
    
   终究还是到了,用泥巴夯的两间房前围着一个小小院落,一个苦恼的男人正在门槛上蹲着吧嗒吧嗒抽烟,见了卓尔,马上消失了。卓尔示意沈国华就在外边不用进去,一边说着话跨进了门,“阿淑她妈妈,我来看你了。算算也就是这个月,我带了几件旧衣服,你倒看看,能穿的就穿,不能穿的,正好给宝宝做尿布。”原来小女孩的妈妈才又为她生了一个弟弟,还在床上躺着没有下地。两个女人一个孩子在屋子里说着话,正当沈国华四下打量之时,男人出现了,端着一碗酒酿,也不说话,一个劲的往他手上塞,怕推来推去洒个满地,沈国华赶紧接住。男人又端着碗进了屋,出来后又蹲在一旁抽他的烟去了。
  
   回来的路上,卓尔沉默着,一直不说话,沈国华也不说,两个人的沉默仿佛比赛。回来的路似乎也短了许多,抬眼就能隐约看见远处初起的昏黄灯光时候,沈国华终于忍不住发问:“你怎么啦?”
  
   卓尔反问道:“你相信宿命一说么?”
  
   如果是其他任何一个人,他都会用一番分析阐述他的观点。不过,面对卓尔的专注的神情,他只是点了点头:“信。”“我也是。”卓尔若有所思的也点了头,“生在山乡,幸与不幸?她其实和我同年。再过两日,我们走了,她却仍然在贫困中,挣扎,也许还有一个接一个的孩子。有时候我更宁愿相信有上帝之手,才让我们能接受眼前的一些事物。”
  
   “如果要谈论这个话题,你可以去看一个作家,他的文章里写了那么多的宿命,包括一些有血泪的文字。”沈国华诚心诚意地说。
  
   卓尔抬眼看了他一眼,“也许,你说的那个人我也喜欢。”她认真地背:“如果生命是一条河,职业就是一条船,为在这生命之河上漂泊总是得有一条船,船不是目的,河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诚心诚意地漂泊。”两人会意。“可是你选择了这里进行你的漂泊……”沈国华的目光落到了前边的一棵树上,不远就是住处了。卓尔的心里似乎噎住了一下,眼神立刻飘忽了出去,沈国华想接住这眼神,却怎么也接不住。
  
   石板铺成的阶级,隐约在稀疏的灯光中,在夜风吹送和几声狗叫的衬托下,很有一种长夜漫漫路迢迢的意境。不觉已经走到树下,扶着那棵大树,沈国华突然有了发现。顿时露出一种孩子似的喜悦,告诉卓尔,自己老家门前也有这样一棵树,没记错的话应该叫做枸树。卓尔仔细看看,肯定地说,没错了,是枸树,不过当地人都叫他“鹿仔树”,生命力极其旺盛,不用刻意种植,野外到处都有。她看着沈国华的喜悦,心底也升起了微微的轻松,那是离开小女孩家后的第一点轻松。
  
   回到住处,如火如荼的牌局继续进行着,却让人有恍如梦中的感觉。沈的笑容并不象他做报告时那么稳重,相反有些孩子的稚气。像谁?——砚真高兴起来时的表情猛的涌上卓尔的心头,都是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她的轻松也在刹那间消失。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作者签名:
以爱心,以沉静。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