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阿剑-个人文章

端午节的意义

阿剑
2005-06-11 12:47   收藏:0 回复:2 点击:4759

    端午节的意义
  
  本来以为是无话可说的,可这手机上的短信不停地给你送来那个用“一份健康的‘绿豆’、一份开心的‘红豆’、一份快乐的‘调料’包成的幸福的‘棕子’”。你还能对这个端午节无话可说吗?
  前几天,隔壁的那个孩子就来发问过关于“中午节”的缘由了。哈哈!好一个“中午节”。就对孩子讲“屈原”吧。讲从前有一个著名诗人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死了,当地的人知道后,为使江中的鱼儿不吃他的尸体,就用糯米包了棕子投到江中喂鱼。以后大家就在每年的这一天吃棕子纪念他,并且还增加了在江中赛龙舟、在家门口挂昌蒲、艾叶或用雄黄酒驱邪的习俗。
  呵,纪念死去的人,那不就是与清明节一样吗。他为什么要投江?
  人们为什么要纪念他?纪念那个死去的人是端午节的意义吗?
  我一时不知从何处说起。唯有对他说:快长大,等你读书了就会知道了。孩子显然不满。
  我向来不对孩子回以不认真的态度。但那一天我敷衍。因为我无法对孩子讲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是些具有何等境界的诗篇;也不知是否应对孩子讲一个人怀才不遇、遭诬陷和放逐的悲愤;实际上我自己也不能真正的懂屈原,我未能真正懂得他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那么崇高的地位;未能真正懂得他的诗篇的灿烂、思想的深沉、品质的高贵到足以让我们由公元前278年纪念至今;实际上我也不能真正懂得端午节是否就是为了纪念那一个死去的人的意义。
  小时候读过伟人的著作,不知为何那时对“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一句就记得甚为深刻。在看过了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壮烈之后,我真为那些死得轻于鸿毛的人遗憾。可后来经历了自己的长辈、亲朋戚友的逝去之后,我却有了新的认识,以为:人定有一死,绝大多数人是死得重于鸿毛而又轻于泰山的。所以我对那些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人的死都不再在意了。
  龟缩在城里这一片水泥森林中,已多年听不到龙舟竞赛的声音,也闻不到棕叶飘香的味道,更少见在门口挂艾叶的习俗。真的是对端午节淡忘了;加上此时外面骄阳似火,烤得人连上街到超市买几个棕子来应节的热情都没有,谁还在关心这个节日的意义?就坐在这电脑前,敲打键盘,写下几笔,让端午节对自己真有些许意义吧。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