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浪淘沙_19-个人文章

 民俗风情[“点击湖南”风土人情之二]

浪淘沙_19
2003-06-08 22:46   收藏:1 回复:1 点击:5751

    长沙 
  
  百业行风
   长沙百业,历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就能生产精美彩陶;5000年前湖南即有建房、纺织、玉器加工业。长沙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名冠江南,蜚声海外,据考证,多为本地产品。春秋战国时期,长沙的冶金、铸铁,铜镜制造,丝织、琉璃、竹木生产,油漆,绘画,印染,刺绣及乐器、衡器、武器生产等均高度发展,居国内乃至世界的领先水平。其它如造船、造纸、造墨、中医药等行业亦悠悠干载,源远流长!
  
   长沙百业,都有各自崇奉的祖师爷,如陶业尊舜帝为始祖,铜官誓港一带,每年六月初六日为敬始祖日,用8人轿抬舜帝像周游各窑,演戏吃“庙酒”。丁字湾“龙潭寺”内则有鲁班殿,每年五月初七鲁班诞辰举行庆典,因石业尊之为始祖,泥木工亦尊鲁班。其它还有铁匠奉老子,酿酒业奉杜康,米业奉神农,裁缝尊轩辕,民船业敬杨驷将军……各有取义。如戏班业供奉唐明皇,因其创建梨园;酒席业供奉易牙,因易牙会做菜;经沟业敬夏禹,取其疏河治水之义,等等。
  
   不论城乡,投师学艺必写“投师字”,办“进师酒”,艺成办“出师酒”,这样方可得到社会的承认。学徒3年,第一年帮师傅做家务,第二年才学艺。学生意的先学打包、裁纸等,第三年才能站柜台。一般学徒期满仍要帮师傅做一年。 乡下工匠多做上门工,每年年初先到工夫较多的雇主家做一两天,叫“开市主”。然后再到其他人家做。工钱分端午、中秋、年关3次结算,不付清工资,中途不能换人。匠人正月第一次上门做工,主家须送“出行包封”。匠师每日收工,要带一件工具回家,如木匠带斧头(名开山子),砖匠带砌刀,裁缝带剪刀,谓可“镇邪”,或说“不忘祖师爷”。
  
   各业的行话和习俗各具特色。如木匠分大木、小木。起屋、造船、造筒车、做棺木为大木,做农具家具为小木。大木开工竣工都要送包封。搁梁叫封栋,由两个木工分立东西两端颂吉祥语,叫“喊彩”,并将主家的糖果从上往下撒,让看热闹的抢食。制作棺材,叫“起千年屋”,完工之日要“犒匠”。做结婚家具和嫁妆,对木匠、弹匠、裁缝等匠师都要打包封。理发俗称“剃脑”、“剪头”,需取耳。剃头师一般会按摩,头歪肩肿之类,经其“放睡”(按摩头领部)马上就好。剃头师通常隔10天上门服务一次,年底并付工资,对当年生、死的“算来不算去”,即年内死亡的免收,年内出生的男婴收全年工资。开店做生意叫“开铺子”。新店开张,要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大宴宾客,货价以七、八、九折出售,叫化子往往乘机“打秋风”(讨钱)。设点摆摊,俗称“摆摊子”。挑货摇鼓贩卖百货者称“货郎”,俗称“挑杂货担”。乡下人买东西有赊帐之习,一般到逢年过节时算清。
   
   城内百业皆有行业组织,多称公会,如翠湘公会,即古董业的组织;万育群生会是南货业的组织。其它还有茶叶公会、瓷业公会、纸业公会等近60家。还有叫公所的,如淮南公所是豆腐业的组织,梅葛公所是裱业组织,还有米业公所、铁业公所等近20家。也有叫同业会、某某宫、某某堂、某某庙等名称的。至民国时,这样的行会组织估计在百数以上,真是百业皆有所。这些公会、公所、宫、堂、庙等均须向官府呈报备案,目的是维护本行业的利益,调解行业内部纠纷,具有一定的执法性质。如凡开钱庄,必由钱业公所核实资本总额,并取得5家钱庄联保,报官府备案,方可设字号办理转帐、贴现、兑换、抵押业务。挑担、推车者要加入“脚行”、“箩行”。没有“箩折”,不准在港口码头挑箩。未入“轿行”者,不准抬轿进城。轿子放空回程,不得降价抢接乘客。大木行、细木行、圆凿木行、车木行、锯木行、雕花木行都只能按木业公会议定的范围经营,不能越行。豆芽菜业则规定了各家游街发卖路线,如越街叫卖,可按行规夺其扁担,交公会处罚。又如算命业确定了盲人与明眼人经营的差别,盲人游街算命可拉二胡,也可打小锣,没有地域限制;明眼人算命只准弹三弦,穿行僻街小巷,否则盲人可举棍乱打,明眼人不得回手,如回手,可交官府究办。
  
  农事风习
   湖南自古为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人民勤勉,精耕细作,种植水稻已有万余年历史。
  
   漫长岁月,长沙先人培育出早、中、晚、粘、糯、籼、粳、长芒、短芒等众多稻谷品种,据1949年统计,仅浏阳县栽培的水稻品种就有149个。明代《天工开物》记载:“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其它如摹粘、六旬稻、须粘、红米粘、撑禾粘、石子糯、桐子糯等都是著名品种。1946年浏阳农民彭庆六发现培养的“阳面粘”稻种,抗倒、抗虫,亩产达300多公斤。
  
   长沙地区多在高岸田种早稻,早稻收割后种红薯、玉米、豆子、高梁、荞麦等杂粮。低岸下湿田种迟熟品种,如冬粘、重阳粘。早稻多在清明前后下种,所谓“桐子叶马蹄大,作秧无挂碍。”谷种下泥,一般在田间扎以假人,或悬假鹞,以防鼠雀。第一次扯秧,要点香烛,鸣统放炮,叫开秧田门。插秧,俗名插田、栽禾,有的恭贺曰“栽米树”。栽禾,往往由能手“劈页”(开页)——在大田对岸插一杆,下田先栽几魂,瞄准成线,以此为基准,边退边栽,一排四蔸,由左至右,叫栽“随手禾”。到彼岸时,秧苗横直成线,犹如一页书,煞是好看,故名劈页。第二人从右边依“页”而栽,叫“削页”,余此类推,次第排开。若前者被后者超过,则被戏之为“关鸭子”、“钻布袋”。若中途拐了弯,则被笑为“过洞庭湖”。为抢季节,亲友前来帮工,叫“打报工”。栽禾被视为重要的竞技活,能手倍受尊敬,称为栽禾师傅。
  
   肥是农家宝。长沙农家习惯在屋前屋后田头边铲草作凼沤肥;种萝卜、油菜等“肥田菜”及草菜(紫云英)等绿肥;习用石灰打田,有“耖田灰”、“压青灰”、“耒禾灰”之分;喜用枯饼、潮泥、塘泥、陈墙士等作基肥。丘冈区农民还常常铲草皮烧“火土灰”。灰与粪拌和发酵后,用手抓插于每蔸禾泥之下,叫插安蔸灰。
  
   禾田中耕除草叫耒田,浏阳叫耒禾,宁乡叫踩田,一般要3次,以保田内无杂草稗子。农家耒田喜欢唱山歌。谚云:“耒田不打歌,禾少稗子多。”
  
   收割早稻,要称肉打酒,盛情招待,所谓“栽禾师傅扮禾客”。但早餐忌用肉,以防镰刀伤手。晒谷,多用篾制晒罩,或将晒谷场糊以稀牛粪,使其光滑无泥沙。谷晒干后,用风车吹,而无“扬场”的。
  
   浏阳东乡等地有早稻间作晚稻之习。早稻尚未成熟时,在田内插以晚稻,叫撑禾,长沙称挨禾。晚稻(俗名番子)收割后,低岸田泡水,叫冬水田,有淹死虫卵作用。高岸田种油菜、麦子、肥田萝卜或草子,或耕后翻晒。
  
   对于虫害,农家传统的防治方法有:插草烟茎杆;放闹洋花、辣蓼叶、黄藤等;用号筒杆、水莽藤、苦楝煮水浇洗;置诱蛾灯;用桐油人尿浇叶,等等,但效果有限。于是有人打醮敬神,许愿唱戏,在田中浇神水,插神旗,无异于竹篮打水。
  
   为灌溉稻田,宋代已推广龙骨水车。长沙山乡“沿河两岸横江累坝,架筒车汲灌。”并有手摇、脚踏或牛拖水车。为灌高岸田,有时用几条、十几条水车从河中搞车水“接力”,俗名“打河车”:青壮劳力轮番下泊,点香为信,“禾-火”喧天,高潮迭起,场面壮观。但纵然齐力车一天,也不过荫几亩、十几亩田。遇大旱,河水断流干涸,便祈求神明,敬神许愿抬菩萨游乡,但只能看着禾苗干枯。解放后,政府大兴水利,遍修山塘水库,致力渠道水泵建设,才从根本上解决灌溉难题。
  
   除水稻外,长沙种植大麦、小麦、荞麦、高梁、包粟、胡麻(黑芝麻)、白芝麻、油菜、茶叶、蚕桑、苎麻、棉花、黄花菜等农作物的历史也很悠久。豆类作物,常种蚕豆、豌豆、黄豆、黑豆、红豆、绿豆、饭豆、泥豆、峨媚豆、荷包豆等。其中黄豆又分五月黄、六月黄、七月黄、八月黄等。泥豆又名懒豆,是制作浏阳豆豉的上等原料。红薯和烟草是明代才引进的,但发展很快,种植面广,有“一季红薯半年粮”之称。
  
   长沙水果品种繁多,常种桃、李、梅、柿、柑、橘、橙、袖、批把、板栗、梨、鸡爪梨、石榴、白果、青果、多枣、葡萄、杨梅、樱桃、慈菇、莲子、菱角、鸡头米等。其中浏阳伞桔、浏阳夏至桃、长沙北山梅、麓山南桔均为著名品种。
  
   长沙蔬菜美不胜收,其中以辣椒、冬瓜、韭菜、萝卜、冬苋菜等最有特色。此外,长沙农家还广泛种植油茶、油桐、西瓜、香瓜、甜瓜、甘蔗、花生、草、中药材等。
  
   长沙地区林木资源极为丰富,除数百个常见树种外,还有银杏、红木等一批稀有品种。农家喜欢在房前屋后栽种樟、柏、竹、梓、枫、杉等风景树及各种果树,但有的地方有“门前不栽竹,屋后不裁桐,大门口不栽棕,院中不栽松”之俗。屋前栽椿,高不过檐。栽竹时往往逗哭儿童。人们买成片山林砍伐叫“判山”,全伐称“青山”,单一树种砍伐称“花山”,一般不砍“飞子树”(种树)。进山采伐禁忌很多,先要宰雄鸡沥血祭山神,以保清吉。在山上讲话特别谨慎,毛草马虎不得,一般上午只管做事,极少讲话,以防失口。 数千年来,农民四季劳作,艰难负重,习以为常。他们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要完成“规矩工夫”,如割禾就“有谷三担谷,无谷五分田”。锄板田豆子,每个工要锄八分地。雨天,他们不是整米,就是打草鞋,很少有空闲。秋收以后,他们不是上山打柴,就是挑脚拾轿,一天不干活,就浑身不自在。而对地上撤的每一粒饭,都要捡起吃掉。这就是勤俭纯朴的传统长沙农民,中国农民。
  
  饮食风俗
   长沙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云:“吴越家饮食多粥少饭。而长沙饔餮独厚,至宴宾则穷其极品,不,则便以陋啬笑之。”
  
   长沙人自古以米饭为主食,有糙米饭、熟米饭、红米饭、白米饭之分。民国以前,一般人家多用铁炉罐(一种口圆、底尖的铁铸炊具)煮饭,挂在通钩上,四季咸宜。民国以后,用铁锅焖饭的日多。大场合、大户人家多用木甑蒸饭。浏阳东乡则家家户户使用小木甑,干菜、荤腥等一起在甑内蒸熟。很多人家的饭中常拌有红薯、红薯丝、包粟、高梁、豌豆、蚕豆等杂粮,农闲时有的一日只吃两顿,或早晚吃稀饭。青黄不接时,饭中多拌有蚕豆叶、小竹笋、夏枯草等,或做南瓜粑粑、荞麦粑粑、麦子(大麦)粑粑、艾(蒿)粑粑等食用,所谓瓜菜半年粮。山区则一年四季吃薯丝饭。
  
   长沙称鱼肉为大荤,禽蛋鳅虾为小荤,豆腐蔬菜为索,俗称小菜。3餐有荤腥的,仅官绅富豪人家而已。一般市民只有初一、十五才吃红烧肉,叫“打牙祭”,平素能捡(买)豆腐、端水豆腐、弄点火焙鱼、淡干鱼、蒸(炒)鸡蛋之类就算不错。乡间,只有匠师上门或生日喜庆才称肉打豆腐。民间请客,用腊肉、咸鱼、鳅、鳝、干笋、豆腐等。“嘉庆时,长沙人宴客用四冰盘两碗,已称极腆,惟婚嫁则用十碗蛏干席。道光甲申乙酉间改海参席。戊子己丑间,加四小碗,果菜十二盘,……后更改用鱼翅席……咸丰朝,更有用燕窝席者。”当然,海参,鱼翅,燕窝席,只有达官贵人方可问津。广大农村摆簇席,以十碗蛏干席为常。令现代人不可思议的是,蛇肉、狗肉、蛙肉长期被视为厌物,不仅不能上正席,而且不准在灶上烹任。
  
   比北方人幸运的是,长沙人四时均能尝到新鲜蔬菜,即使在冬天,也能吃到茼蒿、冬苋、菠菜、油菜苔等绿油油的青菜。长沙烹调菜看待讲究色和味,所用佐料多。最常用的佐料是豆豉和辣椒,几乎无菜不辣,所谓“湖南人有一怪,不放辣椒不成菜”。特别是吃鱼,不放辣椒顿觉味道全无。长沙辣椒有光皮椒、牛角椒、灯笼椒、朝天椒等传统品种。压扁爆炒的灯笼椒、牛角椒最令人垂涎,被称为“送饭菜”。青椒经盐渍、腕制成酱辣椒、覆辣椒,可四季受用。红辣椒往往晒成干椒,再碾成粉,使用方便;或就鲜剁成辣椒酱,拌入蒜头、刀豆、豆豉等,再倒人适量的酒和麻油,可长期保鲜,四时咸备。除辣椒豆豉外,芫荽、葱、蒜、姜、胡椒、八角、桂子等也是长沙人喜欢的佐料,不但能助其味,而且有提神发表、祛湿抗寒之功能。
  
   长沙人善于加工贮藏菜肴,普通家庭都会薰腊肉、鱼、卤蛋、做霉豆腐等。腊肉放在茶油或谷仓内可留至伏天,不霉不走味。至于小菜腌制方法更是五花八门,家家户户都有酸坛,泡葛头、豆角、黄瓜、萝卜等可随时食用,经济方便。经淘米水泡过的刀豆、芋头梗风味独特。青菜、白菜、排菜经不同方法腌制,可变成风味各异的擦菜和酸菜。如脯成盐菜,则带甜味;若不放盐而让其发酵起酸,取出晒干,再与枫树叶等一起蒸熟,则芳香扑鼻,晒干后可长期保存。至于生姜、茄子、苦瓜、萝卜等晾晒腌制后,既是美味食品,又是馈赠佳品。如将刀豆、姜做成蝙蝠型,谐音“福”;制成喜鹊形,象征“喜”;切成兰草形,寓意“男”,都是很受欢迎的工艺食品。
  
   长沙巧妇善作家庭副食品,仅红薯做出的品种,就不下数十种,可说花样翻新。如将红薯去皮煮熟捣成糊状,掺入芝麻桔皮,切块晒干叫薯糕,用油炸或用沙炒,又香又脆;将红薯熬糖,又甜又粘。薯粉,又称芡粉,是上乘的流食。薯粉加工成粉皮,是农民最喜欢食用的干货之一。至于大米糯米,更可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副食品,如年糕、糍粑、汤圆、冻米糕、油积极、棕子、八宝果饭等,还有米粉、夏至坨(或立夏粳),都是长沙人喜爱的食物。每逢喜庆节日,主妇都要将自制的丰富多采的副食品加上炒花生、豆子、瓜子等摆盘招待客人,叫“旱茶”(或汉茶),有的地方叫茶食或叫“换茶”。
  
   长沙饮料自古丰富,农家大都自己蒸酒,客人来了,用锡壶盛酒在火中加热,慢慢品尝。富裕人家还自制甜酒。市民一般饮用河水和井水。到1949年,城区有井干余,著名的有白沙井、南沙井、鸳鸯井等。白沙井水在民国以前不仅是城南一带居民食用水,而且四城富户多饮用之。一天到晚,“买沙水不”的叫喊声不断。至于山区,很多人家自古就食用“自来水”,他们用竹枧将山后清泉引入家中水缸。夏天,城乡都喜欢饮用凉茶,即用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煎水代茶,既香甜可口,又清热解暑,利尿解毒。 茶叶多自产自制,也有用黄荆叶、十大功劳叶等代用的。中西部的河西、宁乡等地,有吃芝麻豆子茶的习俗,即在泡茶时加入炒熟的黄豆芝麻及姜末等。西部沩山还有吃擂茶的习惯。东部浏阳北乡则爱吃茴香茶,即在茶叶中加川芎和小茴香,饮后有祛寒止痛,健胃祛风之功。相传古有一妪,常恶心呕吐,小腹冷痛,久治不愈。一日,她无意中喝下泡有茴香的茶水,顿觉异香扑鼻,渐成嗜好,多年顽疾竟不治而愈了。邻里得知,竟相效仿,遂有喝茴香茶之习。由于长沙人离不开茶,故把茶与饭并称,问人家有几口人,常说“有几个人吃茶饭”。
  
  婚礼风情
   旧时结婚叫办红喜事,槽门、大门上常有“仪成六礼”之类的联语。六礼即周朝定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婚姻礼节。长沙婚俗,在这些古礼的基础上,衍生出繁复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长托亲友或媒人提亲,即纳采古礼。也有以渔利为目的的媒婆,为凑合婚事,而掩盖真象的。故双方家长或亲属须到对方明察暗访“查根脉”,谓察亲。如双方认为对方根正苗好,门当户对,则男方将生庚(年、月、日、时),用干支八字表示,请媒人转交对方,叫“发八字”。女方经“算命”认为相合,亦将姑娘生庚回给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认为双方八字相克或女方八字不好,须在7日内退还,所谓“男八字满天飞,女八字一七归”。此乃合庚,即“问名传庚”古礼。有的人家收下对方生庚后,先置于神宪上,若3天内有丢鸡失狗物损碗破现象,即以为八字相冲,必退庚。著3天内家事顺遂,则为上吉。合庚顺利,互赠信物,男方馈以服饰布料及少量财礼,外加一双未来新郎的鞋样,意为“谐”。女方则报以笔砚文具,并按鞋样做一双布鞋和袜底。双方将写有“天作之合”的庚书互换为据,这一过程叫定庚或订庚,即“纳吉行聘”古礼。 定庚后,男方须给女方准备一定数量的聘金和其它财物作为聘礼,也叫大聘、彩礼、鸡鹅礼或过门礼(有的女方索要高额彩礼,实为买卖婚姻性质)。女方则备嫁妆,此即纳征(亦名纳币)古礼。接着由男方送期单,即选两个吉日催新娘过门(也叫上门)谓之报日,俗名看日子,即“请期预报”古礼。女方择定其中一个日子作为婚期。婚前一两天,男方将聘礼、喜看等送往女家,叫“过礼”。女方将嫁妆用条盒(条箱)拾至男家,陈设洞房,叫铺房。也有由男方接亲时抬嫁妆条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请已婚妇女用麻线将脸上汗毛绞掉,将鬓角之绒发和眉毛修整成形,鬓角整齐,眉毛细弯,叫开容也称开面。 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轿接亲,或称取亲,导以旌旗、铜锣,后有挑牲笼的,笼内鸡、鹅成双。鸡鹅成双源于“奠雁”古礼:先秦时新婿到岳家需献双雁作见面礼,取雁不失节,不失时,长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飞行时成行成线不失群,若失偶则行单影只终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后来由于雁不易找到,渐用鸡鹅作为“奠雁”的象征。清《善化县志·嫁娶》则认为“盖古所谓雁即鹅也”。城内,多数还有“亲迎成婚”古礼。乡下则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员迎亲。新娘着风冠、霞披(俗称披纱)、盖红头巾。上轿前由年长妇女一手持浸有菜油、点燃的红纸捻子,一手拿镜子在轿内外照几遍,俗称“照轿”,意以驱除邪秽。
  
   花轿接进屋时,礼爆齐鸣。新娘下轿,地面铺红毡,由牵亲娘扶掖,使之脚不粘地,否则,认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长沙县还有抱新娘习俗,即由亲友将新娘背至堂屋。在厅屋拜堂毕,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妇择吉方并肩而坐,由牵亲娘劝饮交杯酒(茶),古称“合卺”,指一瓠分为二瓢,古时新婚夫妇各执一瓢饮合欢酒,有合二为一之意,故称合卺。牵亲娘进酒时,赞以喜辞,将红枣、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掷于床上,意“早生贵子”。然后掀开新娘盖头红巾(宁乡习俗,由家娘揭盖头),新婚夫妇至此才能见面。礼毕,引新娘至堂屋拜见舅姑等亲属尊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叫“分大细”,即古之庙见礼。
  
   女方送嫁亲人称大亲、上亲、高亲,坐婚宴的主席,男家着老亲陪新亲。浏阳南乡的一些地方,婚宴后“高亲”要设法偷只碗带回,表示不断娘家粮。
  
   新婚当晚,闹新房不拘礼节,以逗笑新娘为乐事。有的将主家长辈男子拖至洞房,强迫其背灰扒子。比较文雅的节目是赞茶,由新郎新娘抢着茶盘送茶,贺客必答以押韵的赞词,如:“一进新房,灯烛辉煌,金银满地,儿孙满堂”。又如:“抬茶托盘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鸳鸯,今晚洞房花烛夜,来年生个状元郎”。
  
   婚礼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亲,叫回门,古称归宁。娘家设午宴答谢贺窖,叫“办回门饭”陪新客,餐后招待旱茶。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闹成笑柄。尤其是宁乡,有“害新客”传统,乘新郎不备,男女青年往往在其脸上涂红、黑颜料,叫“上彩”、“刷新”。
  
   民国初,特别是“五四”以后,城市青年开始自由恋爱,自觅介绍人。举办婚礼时,有主婚人、证婚人致辞,介绍人讲话,新婚夫妇互行鞠躬礼,交换戒指等,而废拜堂旧习。农村则由媒人引男青年到女家相亲,叫看亲。姑娘可向男客献茶,一改过去在揭盖头时才能见面的习俗。
  
  湘西
  
  湘西蜡染
  
   湘西苗族蜡染,久负盛名。工匠们利用蜡汁流动形成自然龟裂,在布料上留下许多人工无法描绘的冰花,使蜡染画面产生一种奇特的艺术效果。他们采用浪漫手法,将现实中的湖光山色、花草虫鱼、珍禽异兽,加以变化、夸张,组合搭配,生动别致,栩栩如生,绝不拘泥刻板。各种动的和静的形体,整个图案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蜡染,以其图案变幻无穷,取材丰富,线粗犷,造型优美等特点,表现出苗族同胞开朗豪放的民族性格。
  
  吊脚楼
  
   每当说起作家沈从文,人们不自主地就会想起边城里的翠翠和爷爷,想起那古色古香的吊脚楼。
  
  
   吊脚楼前临街道后临河,小巧秀丽,宛若少女婷婷立于沱江之畔。看清流荡漾,载乡土情谊,汇入湖海波涛,缠绵萦绕。吊脚楼多用木材建造,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临河悬出走廊;下以根根木柱支撑。房子一般有两层,楼上楼下皆铺楼板,走路时发出特有的咚咚声。窗棂也是木制的,雕有双凤朝阳,狮子滚球,各种花卉等如意的图案,栏杆上亦如此。悬楼通常是八棱形和四方形,底端刻有金爪,腾龙等各种象征物,古朴典雅,美观耐用。就这样,根根木柱,块块木板,支撑起了一座座吊脚楼,也撑起了一个个甜蜜温馨的家。
  
  
   到过凤凰的人都说,苗乡美,美就美在吊脚楼。
  
  
   清晨,天色微亮,小城还在朦胧之中。沱江上晨雾缭绕,吊脚楼也在其中忽隐忽现,偶尔露出房檐翘起的一角或一两根木柱,是那样地静;宛如云霄中的村屋小舍。待第一丝的晨光洒在沱江河上,泛起粼粼波光倒映在吊脚楼的窗根上。于是,酣睡了一晚的吊脚楼惺惺然张开了眼,在清脆的锅碗瓢盆中开始了新的一天。
  
  
   白天的吊脚楼当然也是不甘寂寞的。听楼上那银铃般的笑声,不用说一定是苗家姑娘们聚在一起正聊得开心,或者又是几声嘹亮的歌声飞出窗外,洒在清脆的沱江河上。但楼下沿河的青石块边的浣衣女们也“不甘示弱”,那咚咚地槌衣声,那哗哗地泼水声,还有愉快的欢笑声,楼上楼下,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随着悠悠的河水荡漾开去。
  
  
   假如说白天的吊脚楼是生动的,那么傍晚的吊脚楼则别具另一番风姿。每当夕阳映在窗棂上,独自一人凭栏而望,看着那一座座吊脚楼倒映在清流之中,看着那残阳映红的河面上的点点渔舟,微风又温柔的抚在你的脸上,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温情溢于胸间,俨然置于一幅风景画中。 
   吊脚楼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五月初五时观看龙舟赛。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凤凰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而赛龙舟更是必不可少。到了那天,桥上,河边,人山人海,擂鼓震天,一片欢腾。随着一声清脆的铜锣声,呐喊声,吆喝声同时响成一片。人在欢腾,水在叫喊,被挤在身后的人则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左看右看,看到得只是一个个后脑勺,不由得唉声叹气,深感遗憾。而此时,站在吊脚楼上的人们也正兴致勃勃地为赛者呐喊助威,只不过他们不用受拥挤之苦,而且更能把赛况看的一清二楚,更能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那紧张与兴奋的气氛,恨不得自己能跳到船上去一展身手。在此时此景,吊脚楼好像与沱江水已融为一体,共享着它的快乐与欢腾。
  
   随着时代的变迁,吊脚楼也获得了新的内涵。昔日的木质吊脚楼在保持原样的基础上已修成了楼阁式样。古式新式交相辉映,更加多姿多彩,成了凤凰一道永恒的风景线。
  
  苗家服饰
  
  
   苗族服饰最具特色是女装。出门时,头上戴着青丝帕,身上穿着滚边绣花无领满襟,滚边绣花裤;头帕和上衣缀满银饰,有银帽、银凤冠、银项圈、银手镯、银戒子、银牙钎、银挂链、银腰带等,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山江女装,衣着色彩鲜丽,银饰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装的精品。
  
  苗家节庆
  
   "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盛典。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舞花带、上刀梯、钻火圈、表演刀枪箭术,以表对先烈的怀念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传说远古时,凤凰县龙塘河跳花沟每逢百花盛开时节,都要举办盛大歌舞会,苗族男女你唱我和,相伴而舞,自由恋爱。后来有一年,官家派人前来抢亲选美,拆散了对对恋人,糟踏了许多美貌少女。第二年的歌舞会上,苗家青年早作准备,在官家派人抢亲时,奋起反抗,杀死了官家兵丁,但遭官府血腥镇压,苗家勇士全部战死。从此后,每年的"四月八",苗家人民都要举行盛大活动以祭祀四月八殉难的先烈。
  
  
   "六月六"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相传苗族祖先盘瓠娶远古时三皇五帝中的高辛帝之女辛女公主为妻,生六男六女,苗族靠这六男六女配合成对,繁衍后代,开拓田园,创造了美好生活。古时苗族人认为月是母、日是父,六男六女就是六月六日,于是确定这一天为纪念祖先的歌节,吹哨呐、唱苗歌、跳鼓舞、祈祷吉祥、祈祷幸福、祈祷未来和希望。
  
  
   "还傩愿"、"接龙"、"打猪"都是苗族独特的酬神活动。古时苗家人往往为消灾灭祸、生活安康、家庭兴旺而祈求祖灵护佑,许下一年、二年、三年之期的大愿,至期如愿,要遍报亲朋,椎牛杀猪宰羊请苗老司还愿,即为还傩愿。还傩愿场面庄严、神圣、富有原始野性魅力。
  
   "接龙"主要表现了苗家人对龙的崇拜,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其中,苗老司祝词,唢呐齐奏、接龙舞开道,场面优美壮观,实为舞蹈奇葩。
  
   "打猪"则是请苗老司为一家人祀祖灵,同时,要请男主人的舅舅坐正席,请祖灵享用的肉串和一大块后腿肉由舅家客人背走,主人不送行,客人也不谢,以免惊动祖灵;路上要不时高喊"忌肉来了",使行人让开,以免碰撞遭灾受难;舅家客人把肉背回家,当晚要请人一餐吃完,吃不完就要埋入氽洞;碗筷用后要拿到户外山溪去洗干净,以免遭虎伤蛇咬。其余猪肉主人也要在当晚请族人一餐吃完,吃时不得说话,吃完各自散去,不须客套,以免遭难受灾。
  
  
  苗家民俗
  
   拦门酒是苗家古老的习俗,一些地方直呼"识友酒"。相传古时候苗族的祖先生活在平原、湖滨,生活幸福。后历尽峰烟,被迫迁徙至深山老林间。无情的岁月培养了苗家人豪爽狂放、爱憎分明的个性,但凡有人来访,入门前主人以酒一碗敬之,饮者为友,就会受到苗家人的热情款待。时代变迁,如今的拦门酒已成苗家欢迎贵客光临的一种礼节。
  
  
  
   拦路歌往往和卡鼓连在一起。苗家走亲、婚嫁,仍保留"拦路"和"卡鼓"的风俗。客散时,主家寨子的少男少女早已在寨边路口等着,男的三五个手挽着手,女的六七个肩挨着肩,拦住出寨的路口,唱着苗歌,要客方的少男少女留下来。他们既可互相用歌声表达真情,也可互相用鼓舞传达深意,那婉转的歌声,那撩人的鼓点,在深山峡谷中回荡,激动人心,勾人魂魄。
  
  
  
   苗族青年婚前恋爱比较自由,青年们赶场,聚会,充满浪漫情调。男的两三个一伙,女的五六个一群,或坐在大树荫下,或坐在青草坪中,有说有笑。散场回家的路上则挑中意的对象,以歌表情,以歌结友,谓之“边边场”,整个过程充满了诗情画意。
  
  
  益阳
  
  农事风习
  
   区境农民种田,向以水稻为主。农家着重秧田。旧时农民即使贫困到出卖田地,也不愿卖掉秧田。秧田多固定在背风向阳处,绝少变换。有“会作田的作一丘,不会作田的作一洲”和“秧好半年禾”之谚。秧田肥料、犁耙工夫质量均优于大田。秧田播种时,忌说话和高声叫喊,意谓怕让鸟兽得知后来此啄食谷芽子,实则是提播种者要集中精神把谷种撒匀。播完后多习惯在秧田里置上一至两个稻草人,借以吓走鸟兽。桃江一带还习惯于在每厢秧上插一枫枝,预兆丰收。
  
  
   区境流行“细人望过年,大人望插田”的俗语。插秧完毕且,习惯封闭田塍。抽穗前,乡村各处往往鸣锣示众,严禁敞放禽畜,俗称“禁团”。若有违者必受处罚。收割水稻时多由4人一伙使用一张扮桶,两割两扮。只3人的称“跛脚桶”。
  旱土耕作习称作土。屋旁熟土,习种蔬菜,产品大多自食,俗称园土。往昔农民有“蔬菜半边粮”之说。安化 、桃江县山区习种玉米,习开新荒。开新荒俗称挖生土。
  区境农户养猪历代相传。有“富要读书,穷要养猪”和“养好一栏猪,油盐衣服都有余”之说。农民素称养猪为“聚宝盆”。旧时杀猪往往多敬神,杀年猪时敬神和更为普遍。有的用猪血染纸钱或用黄表纸画符,贴在猪圈门上,以示招“血财”(养猪得利)。
  
   “牛为农家之宝“。农户养牛主要为耕作。山区多养黄牛,湖区水田泥脚深,多养水牛。春、夏、秋3季,养牛户常有专人每日分早(露水干后)、(傍)晚两次牵牛外出吃青草,俗称“看牛”。有的每天割一捆青草晚上给牛“放夜草”。区境城乡多有养猫习惯,但不食猫肉。农家养狗多为看家,或狩猎。
  
   区境农家养鸡历来普遍,一家少则三五只,多则二三十只。农户如不养鸡常被指责为“主妇懒惰,不会盘家”。昔时农户养鸡生蛋后多用以换取油盐钱。以鸡送礼或作度上菜肴,向为民间常俗。贵客临门,杀鸡款待最为客气。母鸡和鸡蛋更是赠送产妇的常规礼物。公鸡常作贺新屋,或祝寿、祭祀礼品,农家则用以报晓。
  
  渔猎趣话
  
   清末、民国时期,区境狩猎比较盛行。山区猎户甚多,常养猎狗农忙务农,农闲狩猎。往昔狩猎,猎人大多先向“梅山神”祷告,并占卜吉利。出猎有获,先祭“梅山神”。安化、桃江山区,常有野猪成群出没,对人畜构成威胁猎民常结伴进行狩猎。捕猎时,先在山上架好吊楼,入夜带猎犬进山嗅膻,称作“起山”,周围则敲梆助威,赶出野猪。待野猪窜至必经路口,预先埋伏的人一起用鸟铳轰击,合伙打猎。分配猎物时,按习俗击中野兽的铳手得兽皮,无兽皮者分1/10兽肉,唆狗起山者得内脏,其余兽肉则平均分给其他参猎者。此即“围山打猎,见者有份”之俗。
  
  
   湖区樵伐季节,各湖泊水乡之地野鸭成群。樵民多三五结伴,选择寒冷天气,备足干粮食物,着伪装,划小船,隐蔽于水草丛中。待野鸭群临近50——60米时,即用装足铁丸火药的推枪射击。占上风头者先发枪,对准鸭群,先地面,再上空,“高打头,低打脚,不高不低中间戳”。枪响后,即唆猎犬撕咬受伤企图脱逃的野鸭。猎获后,按股分红,“一船一枪一股,一船两枪一股办”,未按时发枪者,自动放弃分配。
  
  
  
  
  
  
  
  

作者签名:
走自已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转载(9804)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