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阿剑-个人文章】
大姨五十岁
□ 阿剑
2005-06-24 11:46
收藏:0
回复:2
点击:4170
大姨五十岁
大姨五十岁了。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大姨在接近五十岁的这几年恍如历经了一场洗礼,她的世界观好象有了一种不知不觉的转变,对许多事物的感觉,五十岁前后竟然是不一样了。不禁得要为她写上几笔。
由于种种原因,大姨这些在五十年代出生的人,生活的处境多是尴尬而无奈。在“文化大革命”前,她接受了很正规的文化启蒙,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听说大姨自小就以天资聪慧倍受大人们的宠爱。大姨在“文革”中完成了有名无实的初中学历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就去经历上山下乡、招工回城、结婚后抱着孩子再攻读大学文凭的遭遇。前些年,大姨还常常表现出一种被传统的与现代的意识矛盾着的困惑,就如她烫着满头的卷发,却总爱给我们看她那些梳着两条又粗又长又黑的麻花辫的相片;她穿着时髦的高跟鞋,却总爱对我们讲赤脚走在绿草地的那份舒适。大姨渴望接受现代又无法丢掉传统;渴望精神家园的建立,终究必须奔命于为生存所需要的物质创造;我总觉得大姨穿着传统的鞋奔走现代的路,在四十多岁之前活得很累很累。生活的不尽人意与多维的矛盾给心灵制造了桎梏。
没想到五十岁前后这几年,我不断地感到大姨心灵的桎梏竟有了解脱。那是一种经历风雨洗涤之后,心灵获得自由的由衷表露;是一种平静、洒脱的喜悦;她的视野无疑比以前开阔了、胸怀比以前开朗了,在不知不觉中她获得了一份心灵的坦然。由于心态的调整,视野的洞开,不仅将以往的盲区照亮,还催生了一份新的历史。这几年,大姨对许多事既敢干介入,又能超然,甚至懂得反观。她将对麻花辫子的卷恋留作心中一幅永远的剪影,习惯了将短发烫卷;习惯了着上高跟鞋,将都市里的马路踩得“蹬蹬”作响;甚至不知始于何时,我们发现她的衣柜里竟然多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衣装。以前,她一味忘我地注视儿女和丈夫,唯独没有她自己;现在,她开始为自己而活,开始耕作一份自己兴趣爱好的自留地田园:她去健身、去跳舞、去摄影、去写作、去旅游、去与新朋老友聚会,她在全新的领略生活的种种乐趣,犹如得到一次全身心的解放。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尝过了五十年漫漫人生路悲喜忧欢的酸甜苦辣后,她领悟了一份人生的幽默感,变得更加通达乐观,在与别人的说笑中调侃着别人也拿自己打趣,现出了一个活泼的真本性;对许多的坎坷均一笑置之,认为那些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桩。
五十岁之后的大姨,丰盈的母性气质和强烈的友爱本能,使对人的热情中透着温存体贴;随和、宽容、心胸坦荡,真诚地帮助别人,从容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热情地鼓励后生者向上;作女孩时的骄横与任性、作姑娘时的心高与虚荣都有被洗掉了。使我以为在一个工作群体中,五十岁的女人似乎更容易与各种层次的人们相处,因为她更容易给人一种可信任的感觉。
当然,五十岁之后,人的困惑还是存在的,人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偏见和行业盲点。大姨说:彻底的达观是虚假的。世上再聪明的人也绝难对人生这份考卷答够满分,单是情爱一道题,就绝无人能彻底看透说清。诚然,年过半百的大姨的内心还是有困惑存在。大概正是由于困惑的存在才构成人生的魅力所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