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雨-个人文章

我们满族人

落花风雨
2005-07-11 08:01   收藏:0 回复:4 点击:5144

   
   参加工作后,经常填写个人履历表,每当填到民族一栏时,我都郑重其是的填上“满”,于是就有人经常的问起我:“你是满族呀!”我会自豪的说:“是呀!正宗的,民国时都没改呢!”于是问者默许,我也颇为自许。可以说,我的八旗子弟梦在一直的延续着,只到有一天,一位友人问起我:“你是满族人,你的先人是八旗中的哪一旗呀?你们的祖居地在哪里呀?”是啊,友人一问,我的心中不禁的一怔,惶惶然而不知所答。原来我的八旗子弟梦竟然是如此的模糊不清,自己的美梦也就醒了一半。
   尽管美梦醒了一半,可我千真万确的是满族人。只是跌落流散在这片土地太久太久,早以荒疏了飞马逐猎,弯弓射雕的技艺。我们的故居,那大兴安岭的苍莽,白山黑水的雄奇,淡忘了,迷失了,成为历史的云烟,远古的童话。或许她偶尔能出现在我的梦里,但那不过是昙花一显,不曾激起我心中的涟漪。如今的我,骑不得马,盘不得弓,更不用说去过那种毡房野炊,掘地为穴的游牧生活了,我已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穿着汉人的服冠,读着汉文的书籍,说着汉语,我已融入了当地的五彩纷呈,灯红酒绿的生活。再也不能回到我的先人那茫茫林海,皑皑雪原的故地了。
   我们的祖先满族,从商、周时的肃慎,到魏、晋时的勿吉,隋、唐时的mohe(对不起,词根里没有这两个字),宋、辽时的女真,直至近代的满,他在中国的历史上顽强的生存了几千年。他们从远古走来,从大兴安岭的莽莽森林中走来,驰骋在白山黑水之间,满族或者说其先人曾先后有过两次的辉煌。一是公元十二世纪宋、辽时期,女真人在完颜阿骨达的带领下,奋起抗金,数年之间,横扫辽境,建立了金帝国。又过了数年,违背“海上之盟”的约定,对盟友中原的北宋王朝开战。女真人的铁蹄踏过长城,麾直中原。北宋的汉人政权也土崩瓦解了,代之而立的南宋王朝只好偏安江南一隅。女真人的统治及于江淮一线,女真人的事业可谓盛极一时。很不幸,由于另一个近邻蒙古人的崛起,他们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更加强悍的蒙古骑兵发起了针对女真人的战争,金帝国在蒙古人的冲击下一泻千里,女真人不得不退回到白山黑水的故地。从阿骨达抗辽起兵,到金帝国灭亡,期间只是百余年的时间,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逝也忽焉!二是十七世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孝庄皇后和顺治一对孤儿寡母,带领清兵一路走来。越过长城,踏进汉人统治的中原。再度告别莽莽森林,巍巍群山,来到中原统治汉人这个泱泱大国,何等的气派,何等的风光。好在有几个世纪的积淀,带着他们的勇气与胆识,同时还有成熟的政治智慧。一路拼杀驱驰,一番的绞尽脑汁,终于四海一统,天下太平,建立了大清帝国。八旗子弟们们累了,困乏了,该坐下来好好的歇息歇息了。江南佳山秀水令人流连忘返,中原灯红酒绿的生活令人痴醉如狂。京城四野肥田沃土尽可由满人骑马圈地,丰厚的物产尽可挥霍享受。建皇(王)庄,赐官爵,封妻荫子好不潇洒。还有必要在回到那苦寒的故地去过茹毛饮血,毡帐野炊的生活吗?没有必要了。浸淫日久,八旗子弟再也不是降龙缚虎的勇士了,虽然他们还是穿着满人的衣裳,漂亮马蹄袖似乎还在显示着他们曾经经历过的马背上的岁月。但他们似乎更向往汉人那楚楚的衣冠,口中吟咏的是唐诗宋词,子曰诗云。他们已经失去了满人原有的生活基础,渐渐的融入了中原的汉人的生活中,尽管这种变化是不自觉的,悄悄的,尽管个别的满人的领袖似乎有所察觉,不时的到北方的塞外草原进行秋 。再让他们的子弟们熟悉先人们的生活。但满人被汉人同化的趋势是没人能够阻挡的。逝去的终需逝去,满族虽然还是个巨人,但已是暮气沉沉了,他的五脏六腑已经锈蚀。再也经不起铁马金戈,刀枪剑戟的撕杀了。
   辛亥革命爆发了,满人苦心经营的帝国大厦轰然倒塌了。从此八旗子弟们便沉沦在历史的旋涡中,注定了他们跌落在中原的土地上的命运。可以说,满族是一个渐进消逝的民族。其实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员的汉民族来讲,他的形成何尝不是一个各民族逐步融合的过程呢。炎黄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说明了汉民族形成历史的悠久。满族可能不是融入到汉民族中的最后的少数民族,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最近一个融入到汉民族里的一个民族。对于我来讲,我的满族已经快成为一个标志了,他只是表明了我们先人的身份而已。或许有一天,我们要了解满人的历史,需向尘封的历史故纸中去寻找。
   说起满人,不由的想起我们的又一个近邻蒙古族。蒙古族的历史与满族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两个曾经比邻而居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各自建立起强大的帝国,又同样在中原败落而退居故地。不同的是,满人二次进入中原后再也没能回到故地,从此失去了作为一个民族的基础。如今的蒙古人仍游牧于大草原中,重复着祖先们的生活。我曾经有一位蒙古族的朋友,与我说起这一话题时,他不解的摇摇头:“你们满人在白山黑水生活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到中原去?”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自信。确实,蒙古人有一种自信,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自信。每当我听到腾格尔的《蒙古人》时,我都会热泪盈眶,在低沉的马头琴的伴奏下,腾格尔那具有穿透力的声音震撼着我。看蒙古人的舞蹈是一种回归,从他们的抖肩、控缰的动作中仿佛看到了他们跨马奔驰的身影,看到了一个真正的马背上的民族。我有时也想,这才是我们满人原有的生活啊!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