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北极星月-个人文章

《钢琴师》音乐推荐[转载]

北极星月
2005-08-17 13:53   收藏:0 回复:0 点击:4996

    中文名称:钢琴家
  英文名称:The Pianist
  地区:波兰
  专辑名称:The Pianist: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作 曲 家:Fryderyk Chopin, Wojciech Kilar
  演 奏 家:Janusz Olejniczak, Andrzej Szpilman
  音乐流派:Classical
  
  专辑介绍:
  All Music Guide音乐权威网站“四颗星半”超高近完美评价。
  美国公告牌古典榜多周蝉联第一名。
  法国凯萨奖年度最佳配乐专辑得主。
  罗曼·波兰斯基的《钢琴家》根据波兰籍作曲家/钢琴家Wladyslaw Szpilman自传体小说改编,但波兰斯基在电影中倾注了自己最真切的感情——7岁时曾经有过逃出克拉科夫犹太区的类似经历。
  
  电影的音乐主题则由肖邦的钢琴曲贯穿始终——作为一个钢琴家,肖邦的作品是Szpilman演奏曲目的核心部分。而波兰当代钢琴家Janusz Olejniczak(70年代于华沙国际萧邦钢琴大赛赢得大奖)的演奏也深得肖邦的精髓,唯一一首非钢琴曲曲目则是由与Roman Polanski经常合作的作曲家Wojciech Kilar为Szpilman一家迁入犹太区一幕所作的‘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一种小心翼翼式的悲哀与沉痛;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专辑中还收录了Szpilman本人在1948年华沙录制的肖邦的‘Mazurka Op. 17, No.4’的珍贵演绎版本。
  
   曲目
   01.Nocturne in C# minor, op. posth.
   02.Nocturne in E minor, op. posth.
   03. Nocturne in C minor, op. 48 nr 1
   04. Ballade in F major, op.
   05. Ballade in G minor, op. 23
   06. Waltz in A minor, op. 34 nr.
   07. Prelude in E minor, op. 28 nr. 4
   08. Andante spianato. Tranquillo
   09. Polonaise. Allegro molto
   10. Moving to the Ghetto Oct. 31, 1940
   11. Mazurka Op. 17 No. 4 1948年历史录音
  
  
   波兰斯基的钢琴家是我很早以前就看过的,我至今仍无法忘记第一次观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恐惧,一种绝望的恐惧,即使在电影结束以后,影片中那些看似平淡却异常残忍的杀戮场面;以及贯穿全片的灰色基调,还是一直梦魇般地纠缠着我;这种恐惧是如此有力,以至于在那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要强迫自己去回避那些和电影有关的记忆,我不想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可是那些镜头,那些在我看来原非是一种艺术创造而简直就是对现实的直接复制的冷酷镜头,却一次次准确无误地将我击垮。
  
   拿到钢琴家电影原声唱片的时候,我虽然感觉有些惊讶,不过唱片所选的曲目终归还是基本上在我的估计中的。肖邦,一整张的肖邦,由70年代获得肖邦国际钢琴奖的欧列尼查克演奏。演奏的风格不是我一贯熟悉的鲁宾斯坦或者齐默尔曼;不是我深深陶醉其中的夜曲的优雅和内省。欧列尼查克的演奏有一种深层的力量,这种力量尤其表现在他对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处理中,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其他版本的录音中所罕见的。
  
   肖邦的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是肖邦全部四首《叙事曲》中最为著名的第一首,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部长诗叙述了波兰民族抵抗条顿人的故事,是一部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电影中,当钢琴家和德国军官相遇的时候,德国军官询问他的职业,并且示意他坐下弹点什么,然后他照办了,在经历了无数懦弱屈辱和苦难之后,他的手指又一次感觉到了键盘的温度,这时,黑暗中一缕微弱却又格外温暖的阳光恰如其分地倾洒在钢琴上,然后时间在音乐中停顿了。G小调第一号叙事曲开始响起。我的视线开始变得有些模糊,我只是庆幸,只是庆幸即使是在这样一个绝望的时刻,音乐还能保持他最本质的美好和幻想。
  
   尽管波兰斯基自己表示,这个情节的安排并不是出于什么人道主义的关怀,可是至少这个情节给了我一种安慰。 窗外是华沙破败不堪的街道,是大片大片遮住天空的乌云,这个城市已经经历了太久的严冬和黑暗,可是,光,还是会无可避免的降临。
  
   我把唱片轻轻放在CD机的光盘舱内,然后坐在床前,一曲一曲地听下去,傍晚,窗外下着小雨,音乐是肖邦的波兰舞曲,这是电影结尾处的音乐,德国军官的命运只是短短一行字幕的只言片语;钢琴家也一如我们所愿地再一次坐在音乐厅的钢琴前奏起了这段迷人的旋律。所有的尖锐,所有的冲突,所有的惨烈,最终都蜕变成了附着着记忆的过往,可是,对于我们而言,我们是要把所有的一切铭记,还是,我们应该忘却那些纠缠着我们的痛苦?
  
  
   
转载[别推荐]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