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阿剑-个人文章

公德意识与公民意识

阿剑
2005-08-19 10:44   收藏:0 回复:5 点击:5636

   
   在加、美转了一圈,对所到各地人们的公德意识与公民意识,不由得有了一番感慨。
   从进入海关到旅馆、银行、邮局、超市等等凡需轮候办理登记或缴付款项的地方,人们都自觉地站在大约一米以外的黄线后等候,小事表现着举止的文明;到纽约自由岛上参观,不论是候船、安检,还是乘电梯登临自由女神塑像,上百人拥挤在一个狭窄的空间,没有一人插队相挤,人人都在静静轮候;同样,在各地公共场所,不论是国会大厦的会议厅,还是大街上的商店、餐馆,不论人多人少,没有人在高声喧哗,大家都注意不妨碍他人,那种公德意识毫无造作。有一次用餐时,我们因兴奋得有些忘形,把国内的大嗓门习惯地甩出来,顿时引来所有人的“注目礼”。那种众目睽睽之势,令我们马上就感到缺乏公德意识的难堪。在展览馆,我们会因只顾着浏览而碰撞别人;在商店,我们可能因拎着大包小包而阻碍别人;但这时候,往往是你还没反应过来,对方一声“sorry”(对不起)已亲切地送到我们耳中。这种你先失礼于人,他人反而先向你致歉的举止,在国内似乎是“天方夜谭”。现在国内也开始有划黄线了,但常见即使仅有两个人,后面的一个也会贴在你的身后或靠在你的左右。
   大概是冬季的原因,各市街头行人总是稀稀落落。这些匆匆忙忙赶路的人,每当走到交叉路口,只要瞧见是红灯,即使街上没有车辆过往,也都会默默地立定下来,耐心地等待绿灯才起步。我曾对一位开着车的朋友在深夜无车的十字路口自觉等候绿灯的行为大发感慨,他平静地说:已经养成了瞧见红灯就停下来的习惯。在国内开车,每秒钟都在警惕亮红灯的一方有人、有车冲出来抢道。
   我们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泱泱大国古有“礼仪之邦”美誉。可我们不能不承认,不讲公德,不讲卫生、不讲礼貌的陋习,今天仍相当严重。这里面当然有由于我们社会经济长期落后、物质基础薄弱、文化教育落后的原因,不是曾经有过:“丑陋的中国人”、“酱缸文化”、或归之于市场经济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或感叹世风日下的九斤老太等论调吗;我没有发什么高论的水平,但我以为公德意识与公民意识是不能被忽视的。在国外,我感到“老外”们对其公德意识与其公民意识是一种很自然而又很深刻的认识。他们对行使公民的权利和履行公民的义务有出自内心的需要,并认为和自己的利益休戚相关。而国内长期以来,由于公民的权利没有受到切实的尊重和维护,也就影响到公民对于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采取一种漠不关心的冷淡态度,这种公民意识淡薄与公德意识缺乏互成因果。须知一个重公共道德、有礼貌、讲卫生的文明社会或文明城市,并不是单单通过制定随地吐痰罚款的措施所能建立起来的。当然美国社会也还存在其丑陋的一面。不过我认为良好的公德意识、公民意识,实在不是一种简单的视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来造就的产物,而是一种人类进步的文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接受人类进步的文明呢?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