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雨-个人文章

《归忆青春》--并不遥远的记忆

落花风雨
2005-08-20 06:47   收藏:0 回复:2 点击:808

    这是一本当年在承德插队的知青写的回忆录,捧读朋友送我的《归忆青春》,我的心里很迷茫。似乎生命中又多了些苍凉的感觉。确实,这种感觉有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我常想,千千万万个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了我们的社会,于是有了社会的大背景,每个社会都有他的主旋律。只是这激昂的的主旋律太过激昂,隐在他背后的许许多多的,那些鲜活的生命个体的鲜活个性被湮灭了。
   今天再读这本书,仿佛在读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一个个从城市成长的孩子,本该进入大学学习,却由于历史的特殊原因,阴差阳错的走进了另一座特殊的大学。“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当年伟大领袖的一句话,决定了数百万城市青年的命运。今天想来,觉得有些滑稽的味道,落后领导先进,愚昧教育文明吗。但当时可是没有多少人怀疑他的权威性。尽管当时他们中有很多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可还是卷进了时代的旋流中,投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
   我们向来就是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社会,两者的巨大反差。决定了知青下乡这场运动的戏剧性。这些羽翼未丰的孩子们投入到农村,就象一片片树叶飘落到大海中。兴奋、迷茫、枯涩、无奈、奋斗。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永生不可磨灭的记忆。苦难是人生的试金石,有人折戟沉沙,一蹶不振。有人愈挫愈勇,高歌猛进。事实证明,他们中的多数人经受住了考验。下乡的那段经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使他们受益无穷。也对农村有了直接的体验,能够了解我们至今还并不富裕的农村,从善良朴实的农民身上学习优良的品行。从他们的行文里,看到了一种乐观向上,笑对苦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他们是特殊历史时期特殊的群体,我始终对他们充满了敬仰之情,他们对自己的遭遇有他们的理解,我曾同一位知青朋友讨论过,我持的观点是知青是被时代出卖了。可他并不同意我的观点,我们争论的很激烈,最后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据了解他的观点在知青中占很大的比例,这只能使我对他们更加的敬仰,尽管同我的观点想左。
   知青下乡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情,离现代并不遥远。可我们真的关注他们吗,真的有兴趣听他们的故事吗。现代的社会很精彩,有很多的事情在吸引我们的眼球。可我们真的应该坐下来,读读他们的故事,或许能从中悟出什么来。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