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香鲤-个人文章】
农家野味
□ 香鲤
2005-08-20 20:48
收藏:1
回复:4
点击:5099
这周目的地是山里。
进山唯一目的是吃。
吃的内容有二:一是野生黄鳝,二是野鱼。
真是服了这帮人了。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找得到!不过,也应了那句:好酒不怕巷子深。车先在水泥路上,然后中石子路,然后是泥路,十八拐后,又问了路人,才在路边一个农舍前停下。
这农舍在荒郊野外,有点江湖野店的豪气和野气。与古代江湖店不同的是,高高旗杆上飘扬的不是蓝布招牌而是两块霓虹灯:一块上书——“老字号”,一块上书——“史黄鳝”。
每年只开张四个月(与黄鳝出没季节相同),其余时间关门。小店简陋的不能再简陋,招呼客人的也都是自家人。原先都在前面屋子里吃,大概够摆三张大圆桌。后来,美味流传的太远,吃客太多。于是,把自家的后院给开辟出来了。泥土院坝,现农田用篱笆一隔,篱笆再用塑料布一蒙,让人看不见庄稼了,为防雨,头顶又搭了块雨蓬。从外面进入,感觉光线一下暗了下来,六七张大贺桌摆放着,上面的塑料布也不知用了多久,都摘不下来了。三、四个小猫、小狗懒懒地趴在地上,偶尔也起来吃点从桌上掉下来的残食。坐在其中,还不时听见主人家的猪在叫。
在正屋外,厨房对外敞开着,一口大锅,烹着佳肴。墙外,两个汉子,坐在小凳上。面前一人一个两尺长两寸宽的木头,上头有一钉子。两人中间,一盆黄鳝。的确是野生的,不长但骄健的身体不停地游动着。但凡好运动的一定不胖且敏捷,道理可推广到人。只见他们拿起一根黄鳝,将其头往水泥墙上一磕,先让其晕,然后,再将其头往钉子上一按,右手拿一快刀从头下一拉到底,然后挑去唯一的一根软骨,再顺刀将剖的扁平的肉体划上三截(连着没断),鱼肉带血一并下锅烹饪。为的是个鲜!
这里可供选择的菜品不多。朋友们点了一个粑粑菜(土豆和豆角煮在肉汤里的)、一个东瓜连锅,一盘煮花生,三斤鳝鱼。蔬菜都是自己园子里种的,大可放心食用,真是皮薄肉厚,有咬头。喝着啤酒,吃着花生,聊着闲天。一会,老板娘端着个特大号的不锈钢盆过来,一阵特别的香气也随着飘来,敢紧下咽了一下口水。动筷,夹起一条鳝鱼入口,喔!鲜美的没有语言了!滑、鲜、香、麻、辣、烫…里面放的佐料看的出来的有:红辣椒、青辣椒、自家泡的大叶子青菜(可惜切的太细)、花椒及纯色的菜籽油。
吃喝半小时后,鳝鱼见空,招呼主人家来了一份面。干干的面带着绿争的空心菜一并倒入盆中,饱蘸着鳝鱼的鲜、汤汁的浓,大家又开始了第二轮的吃。朋友们说最多一次他们连着吃了四碗面!
结帐,75元。
第二天,和另一帮人马汇合。打牌的、聊天的,各取所需。我则躲在里屋床上补觉。正快着时,一人进来喊我说去野鱼了。
两辆车在山路上奔驰,最后停在了张家花园。的确是个花园,里面有花还有果树。果子沉甸甸地几乎坠地,大大地饱了我的眼福。院子里,还挂着许多我叫不名的大鸟。会说话的鹩哥是认识的,只可惜我们试过多国语言后,它还是不屑于我们。走人,懒得理它了。离开几步后,它给你来了句标准的“bye bye”。最好玩的是一只胖胖的鸭子也被主人家装进了鸟笼放在地上,不知是何用意。
鱼贯坐好后,冷菜先上来了。一盘刚炸好的小鱼,小小的,黄黄的。偷偷用手拿来一个放入口中,脆的化渣。之后是三大盘的各种味道的野鱼,我都叫不出名字,也懒了一下,没问。反正有人打理一切就好,我只负责尽我的义务就成。这野鱼的价格不便宜,一斤便是一百多元。味道照例还是川味的,鱼吃的差不多了,还是来了一碗面,瞬间瓜分完毕。
这个周末,饱了口福,睡了懒觉,也呼吸了新鲜空气,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