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ljx1968-个人文章】
经典的村庄[转载]
□ ljx1968
2005-08-28 20:06
收藏:0
回复:0
点击:4305
婺源的村庄是入诗入画的——梅林、桃溪、菊径、清华、赋春、晓起……简洁而有意蕴,仿佛从唐诗宋词,抑或水墨丹青的意境中还原于这方山水——古木修竹与民居翘檐入笔入线,山水起伏宛如泼墨泼彩,纤尘不染的天空恰好留白,虽然画境中没有出现鸟影,却似乎能听到宛转的鸟鸣。
婺源的村庄,像唐诗宋词一样古老而深远,仿佛千年、百年遵循着诗词韵律,走入五言七绝中,不曾回来。
婺源的村庄,是山水的后代——
山水为主体,山水为脉胳,那一山的浓绿,一水的清幽,给村庄以灵性,而村庄则还山水以生气。
《山海经》中记述的婺源,是界于皖浙赣的一方福地。婺源北部的大鄣山还有“三天子都”之谓。说起婺源,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它是朱熹的故里(当然也会想起江永、程门雪、詹天佑……)——朱文公是继孔子后,集儒学大成者,他的伦理道德文章,影响朝野。朱子作为一代儒学大师,对家乡婺源乡风民俗的影响亦是根深蒂固。在朱子理学与新安文化的孕育中,衍生了婺源村庄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衍生了婺源“谦和礼让、民风淳古”;衍生了婺源“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的崇文重教之风……
一路山径,一程水路。三五里之间,有路亭连缀着,便有了一个村庄,便有了异样的音调乡语。青山碧水、粉墙黛瓦、配以四季樟绿枫红,禾青稻黄,构成了村庄清晰、明快的色调。村里头扎蓝布方巾,身穿碎花罗裙的茶姑,一如青花瓷一样素静淡雅。倘佯在这样的村庄,看到的是明清建筑,拂面而来的许是唐宋遗风。在村庄的周围,有一种植物从陆羽的《茶径》中走出,漫山遍野,青翠欲滴,经年飘逸着一种醇香——这种被称为茶的植物,让婺源的村庄多了一份深蕴的古典。
走进婺源的时候,你会隐隐有一种感觉:离家园越来越近了。两脉山、一条源,数幢房舍,几株古树,还有山地、田畴、阡陌、深巷、断墙、瓦砾、菜园、篱笆、炊烟,参差融合在一起。
云深不知处,山水藏人家。行走在婺源,就像走进历史的风尘里,自然的深邃中。在青山里、在村道旁,在不经意中,一棵名木古树,一段断壁残碣,一眼水泉深井,都有一个传说,一个典故。婺源的村庄,是江南山水田园村庄的经典。在经典的村庄里,你会找到家园的宁静、质朴、温暖与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