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灵-个人文章】
灵魂按摩[转载]
□ 石灵
2005-09-14 10:30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33
按摩,一定很舒服;否则,时下就不会有那么多按摩室,有那么多按摩师、按摩女。当然,首先是有一个巨大的接受按摩的人群,构成-一个按摩消费市场。据说,现在请客,尤其是请那些有权的、有钱的,吃、喝、玩、乐巳不过瘾,去按摩是少不了的。
洗脚房也日渐见多,说是足浴、足疗、其实,就是脚底按摩。有一个市,足浴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一项重要产业。
消费时代,凡是让人舒服的事业,都有市场,都有商机,也就都有道理,因为有需求,就会存在;存在了,就合理吗。
如今,按摩成为一种时尚。为治病,为医疗去按摩的人并不多;为舒适,为时髦而去按摩渐成风习。
人,需要按摩,尤其需要轻摩,比如抚摩。看到一个医学资料讲,如母亲经常抚摩婴儿,孩子会更健康成长,包括智力。还有、夫妻需要相互经常抚摩,可以增强情感。书上甚至这样说,女人像猫,需要异性抚摩;抚摩可以使女人保持美丽,青春长驻。
说了这些按摩,都是感官上的事,与灵魂何干?且说灵魂。能把灵魂说清的人,不多。我说的灵魂不是哲学问题、是指人的心理,精神和感觉。灵魂大约也如人,有皮毛有肌肉,有深也有浅;有知觉、知疼也知痒。 过去有句话叫“灵魂深处闹革命”,有多深?深到何处?不知道。 还有一句话叫“刺刀见红”,说明灵魂也会流血,知道疼痛。有些被叫做“顺毛驴”的人,就是喜欢顺毛抚摩,手重了,尥蹶子。如此看来、灵魂也需要护理。按摩灵魂,应是最长见的一种护理。
深度的按摩,会疼,不舒服,会引起反感。常说的一句话,“拍马屁拍到蹄子上去了”,就是按摩的方位不对,手法不对,即使说为了治病,也不会得到好报。 魏征是贤相,唐太宗是明君。这君臣二人常议论国事,家事,天下事。其实,魏征不过是唐太宗的灵魂按摩师,他以为是为了皇帝好,手法难免重一些。唐太宗有时就受不了,当面不发作,回家去,当着老婆面就骂老魏,说要整死这个乡巴老。 老婆聪明,知道魏征按摩用力重了、便改改手法,给老公来一些浅层面按摩,说:他敢当面说你,不正显示了你是位伟大明君吗?这话是轻度按摩,类似抚或用舌头舔拭,舒服!
说是“治病救人“谁愿意像鲁迅那样,不断解剖别人,还自个解剖自己。要有谁真像鲁迅,在当下还总思量着解剖人,大概一天也混不下去。不说领导恨他,周围人也怕他。不拿刀子,手重了都不行,还让你拿刀子?下岗吧,您呐!
只要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如今人的灵魂越来越娇嫩,神经越来越脆弱。稍稍碰一下就会叫起来。 想和周围的人搞好关糸吗?注意用轻手法按摩,抚摩人们的灵魂。
姑娘嘴大,就说,哈,真美!现在时兴大嘴美人。 姑娘面黑,就说,哟,有钱不是,这是洋人富人的肤色。别管妇人捣饬的的多别扭,就说,美,有个性。 我见过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疯疯张张。会用手法的人就夸她;有童贞。少要老成,老要狂不是!
其些领导干部更喜轻欢灵魂轻度按摩 。你只要常夸他“英明”,“正确”,“亲民”“,爱护部下“,“廉洁”等等,他就会笑容永驻。手法高明的按摩师,自然会有一定的回报。
现在重视所谓“口碑”,重视所谓“群众划票”。其实有一些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领导园滑了,群众也聪明了,投其所好,司空见惯。领导抚摩部下,部下抚摩领导,大家都是好人。过去“批评与自我批评”,搞的过分,成了相互斗争,破坏了人际关糸。但是,只搞“表扬和自我表扬”,成了顺情说好话,谁也不得罪谁。过分的抚摩,只不过是一种麻醉,对有些有病的人来说,可能贻误治疗,酿成大病。
现在警惕人性的虚伪,不会是多余的提醒。也许,让批评真正回到真实的批评,才是与灵魂有益的按摩。
载自九月十二日天津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