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比拼读书[代读书生涯征文]
□ 雪堂
2005-09-27 10:13
收藏:0
回复:7
点击:5598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要求,读什么样的书,读书总是要比拼的。在今天这种社会环境中,说什么“读书悦己养生”、“不问世事”之类的纯属鬼话,什么“红袖添香夜读书”基本上是古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乃幽雅的意淫。后人要是也推崇这个,是因为他们和古人的人生境遇并无不同,心理毫无二致。你道“现代”就不寂静?因此我们万不可追悔自己竟然没有进化。哪里的天生的读书人,根本就是人性,要不然这些意识也不会如此完整的保留下来,读书比拼也是这样。
比拼读书,在年轻人身上尤其热闹。有的人读书,但他更热爱写,因为他觉得写能写出自己,乃存在之证据,所以写一定重于读,于是读是为了写。写,就存在一种比拼,这个太简单。不过这就将书籍变薄,基本上无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吃亏的很,因为本人就大概是这个糟糕样子。还有人喜欢用名家的作品来比拼:“听说你最近在读王小波,其实,我已经开始读卡尔唯诺了。”“什么,你读了昆德拉?忘了告诉你我还读了福克纳。”“啊,我《卡夫卡全集》读到后几卷了,就是那种软精装的本子,某社的版。”“你知道周国平吗?”“不,我直接读尼采”。做如是观。
我目前还没到这种比拼读书的程度,因为叫上面名字的人写的那些,有的实在是不好读,怕一朝和别人比拼起来,一但讨论的深入些,立即露馅。另一方面,其实我是害怕过早读这些书的。古人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怕少年时读水浒变成只认“哥哥”的流氓,成年后还没学会什么是善良,读了三国变成阴谋家,这是有些道理的。什么时候该读什么样的书,不该读什么样的书,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我见过不少“搞卡夫卡研究”的同龄青年,其性格已经变的令人害怕,问他什么是老百姓的日子,大概回答不是科幻的,就是阴霾的。看了他们,我轻易不敢多碰卡夫卡,就和初学钢琴的人,不愿提什么《黑色星期五》一样。其实没什么的,他们读的太早。
但是,我的同辈这种比拼读书的探求精神,我是相当认同的,今天有这些人,还在孜孜以球学问和思想,这太好了。这样的比拼如果不停留在表皮就更好了,要是不被误读影响自己简直就太好了。是年轻人,就不应该做些老年人的事。我这样的想法,经常被朋友笑话。有个朋友和我说,“现在的书评你看看,哪有你说的那样?什么尊重别人的基本劳动成果?都是越批驳剥皮越好。你可别漏傻气。”我说是吗。还有个朋友和我说,“你不能一提五四就愤怒和怀念,你这样带着感情色彩读书,累了吧?读书纯纯粹粹完完全全是为了追求一种乐趣,没乐趣就不读,没意思就跑路,你这样是不对的”我说是吗。还有人对我说,“历史是没有变化的,读古就能知今,古今中外略同,知道一种就知道全部了,只有血腥味。所以不必再讨论,认识到就要按照这个规律办事。”我说是吗。回答这些时,我觉得自己简直成了星仔,然后免不了干笑,而且永远都是干笑四声,抑扬顿挫。
相比之下,我觉得某些老辈读书人比拼起读书来,就比大张旗鼓求知的青年们要虚伪的多,也无聊的多。这些人平时用些朴素平和的笔法写些人生感悟,说什么“闲云野鹤,文字为稻粱谋”,看到年轻人应和时代提一些新的观点,倘若不入自己的法眼,就很事事地说:乱弹琴,黄口小子、幼稚!露出他们老谋的嘴脸来,迫不及待,他这不是要比拼读书是什么?你不想比拼,发文出来干什么,在自家电脑上赏略就好了嘛。这些历史先验论者,睡在以前读书的底子上,以为时间都停止了;自己本来是一缸酱,要批判酱缸文化,这种比拼十足无聊。
我原来认识很多写专业影评的朋友,有时候问他们:有这等手笔,为何不搞文学创作?他们说,写影评是为了活命(影评的稿酬现在确实高),写别的?写再多也是口水。很多时候,比拼读书往往成了一种口水。比拼读书,就是要比拼看谁的观点更高明、更透彻,或者更实惠——总是这样,这有什么意思?更多时候,比拼读书是比拼人气,文坛名人们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口水,却始终难敌寂寞,虚空感缠身。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意,够发人深省的。
《非常道》中载一个读书比拼的故事,堪做结束语:1958年,在“双改运动”(教育改革与科学研究改革)中,全国高校兴起每日多读一本书的活动,它的意义在于:把这些书加起来,就超过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所读过的书了。中宣部副部长周扬说:“我们实际上是用人海战术,百以当一,一个人读一本书,一百人就一百本,这就赛过一个读八十本的人。”
我想问的是,这么一辈辈读书且比拼下来,怎么愚昧的言行从来就没有少过呢?
2005.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