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回程车-个人文章

叶随秋风凉

回程车
2005-10-08 22:55   收藏:2 回复:4 点击:5457

    晚上八点多时,我已经蒙头睡过一场了,睡梦里不知在和什么对撼,惊醒时一身冷汗。
  电话在地上放肆地响,是书剑的声音,浑浑噩噩地对了几句,他说现在可以过去叙叙,按下键,还在愣怔。
  十一点多了,窗外涌动黑暗,天空好像锅盖一样罩在脑袋上头,少有这么近触及云朵和夜色的时候了。
  突发豪情地要去约游一场。
  从雁滩到安宁,车轮在橙黄的灯光中碾过,沙沙的静谧里,看着盘表上跳动的数字和抽在我们脸上的灯杆,突然觉得尴尬而难过,并不是只为这些。被情绪淹没是件容易的事,瞬间的仓皇之后,逃离却也不难。
  周折是一定的,因为我和那个司机都是路盲。所以当黑暗里踱出三两个身影的时候,我说今天可以不用沉默了。
  园门的灯光环俟,把臂并行,似乎早已熟识,也许是在俗世里要找个同好太难,所以把陌生在来途就已抛上了九霄。
  书剑,一个沉着笃定的男人,急切而温和,和我想的那个短髭飞逸的豪士相去甚远,就如我们在QQ里说的,都是俗人。
  我们从他那破窝走出来时,我蓦地想起我2000年在新疆睡大通铺的感受。一堆雄性激素堆积存放的所在,气味总是非同寻常的浓厚,和外面的静谧是对流的抗拒。
  茶吧是他朋友的,酒肉是初见的声响,伴着窃窃话语。转眼就有半只羊腿的东西流溢着脂香入喉了,再看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过了。
  街北夜色沉浓,宣室竹帘半卷,“长夜伴酒崇微醉,今宵啜茶尚清谈”,正是时节。
  我们都嗜茶,开局的龙井,不很新的那种。几水过后,寡淡无味如同我们日常的日子,舌尖点沾着唇间的甘辛,也是在品寻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激发和察觉的埋葬许久的天性。
  有一搭没一搭地漫漶着话题,居然聊到了凌晨近四点,两袋本来装不了多少酒精的胃囊,居然灌下了十多瓶啤酒,间杂蹦出几句比较僻落而近似于儒雅上午话语,一盏“龙井”也换成了香而淡雅的“君山银针”,和书剑对话,我时时在庆幸,几年前还看过一些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文人的东西,对“西汾,冻顶,飞鸢”等等名词多少还知道一点,贻笑是必然的,只是这个大方包容一些而已,现在想来,不禁有些臊眉羞脸的。
  突然地,就说应该联句,关于这种游戏,我知道的也就大观园飞雪晨的那次了,只是曹公高才,追尾附骥也先嫌浅薄,因为我们都不懂平仄。同是即情联对,我们于是就多了些噱笑的随意。
  “古今但凭半宿论。河山只在一壁悬。”
  "无茶岂可论书剑?有酒何须思回程?
  
  这是书剑觉得最妙的句子,我却另有所钟,还有很多,我已是幻湮不复记忆,亏了书剑手里录了当时的句子,这是我们笑闹的又一个噱头。
  关于书剑的印象,一个很宽博的男子,一再对比着我们的年纪,他促快,我轻缓,相得益彰。一杯杯的淡茶浓酒,就这么消磨腹中了。
  铭章、砚墨、紫毫、匣刀、悬剑。这似乎更应该出现在盛唐时节的景象,就散落在了这匆涌而浅薄的世间,也好,这苍白的现实难道不需要有些诗意的装点吗?哪怕只是匆促的红润。
  我掂上沉沉的刀,摩挲,很旧了,包鞘的纹铁已经蜷曲,眼前幻出的关中那些披絮的刀客,从旧年走向了更浑黄的远古。
  我手猛烈的动,那一抽的铿锵,将窗外的沉黎骤地震白,原以为漫漫无止境的长夜,竟就这么过去了。
  书剑的烟毫不促不躁,端柔地书下了这段意趣,这时的我们,都有些倦了,似乎此生的诗意,已在当晚的纵横和沉默里抒发怠尽。
  “叶随秋风凉,十里露如霜。叹君意凛凛,又韵多泱泱。移山填小词,多情不疏狂。逞才非豪杰,走马赋焕章。东闽有佳茗,八品犹余香。旦闻子一曲,日日音绕梁!”
  一枚铭章盖在这段流年之上,或者会被时间洗去,亦或是可以在岁月的滴溅越发地澈出半边红润映亮床头壁间那一隅微暗。
  如此足矣!
  
  
  题记:05年9月29日与书剑聚于兰州安宁,酣饮终夜,书剑有文为记,回程岂肯后人!特和之.不过标题是借书剑的.
  虽彼古而我今,意相通耳,快哉.
  

作者签名:
萧瑟秋凉羼氤氲
绿醪柔丝杜若芳
篁楠木几蔼蔼意
红泥炉火融融光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