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木铃-个人文章

行走西部1——闲逛松潘

木铃
2005-10-18 20:49   收藏:1 回复:3 点击:2775

    松潘的天空,不是灰淡,而是纯净、阔远的湛蓝。云絮白得发亮,且格外轻柔。远远望去,波澜旋生,仿佛有起承转合的变化,却又不流不走。蓝天下,目之所及,山顶、斜坡、寨中、宅前,轻舒漫卷着经幡。远看,藏式风格的小楼,轮廓雍容不凡。近观,檐、廊、柱、棂,均重彩工笔,雕缕得五彩生辉。城外,不宽的土路,牛、羊与人共行,倘徉见恣。
  (几年后,当我再次来到松藩时,松藩已是一个热闹的旅游小城了。但也不是我喜欢的那个松藩了。)
  
  我们一行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成都,开始了一次结伴旅行。一路颠簸,到达松藩时,我病倒了。毕竟不是大恙,伙伴们轮番安慰了我,就急忙忙地按预定计划去了尕里台。1935年的夏天,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相继在松藩境内活动,并在松藩召开了著名的“毛尔盖会议”。“毛尔盖会议”实施计划流产后,红军的三个方面军就是由松藩的尕里台进入草地的。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对此描绘过。
  一路上,我们都在谈论人类历史上的那场惊心动魄的远征。
  
  清早,我独自在松藩的街上漫步,我慢慢迈入一片雪亮之中。寥廓长空下,猎猎的风吹拂着我的长发。我一向认为,最棒的旅行从来是独自到一个无人认识的地方,可以省去无数的废话,孤独而快乐。
  
  迎面走来戴着白帽或身着紫色藏袍的孩子,棕红色的脸上绽放着灿灿的笑,主动向我招呼。犷悍淳厚,默不做声的几个康巴汉子,牵着马倚在土城墙下,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我被他们脸上坚毅干净的光芒吸引。他们眼里是一种安祥的、神秘的笑,那是贴近泥土的笑。我停下来,我们彼此看着,看着。他们忽然唱起了歌,忘我地唱着,歌声流露着孤傲而尊贵的气质。唱了一首又一首,唱得通体痛快,唱得让人想手舞足蹈。唱罢,他们冲我点头微笑,忽地跃上马,昂扬酣畅地扬起马鞭。马,冲腾飞扬,土路上卷起一阵风。
  生气与热情,旺盛四溢。
  我问自己:什么样的心境,才配得上这样的感动?
  
  
  干草垛上,坐着几个藏族女人,有的拿着转经筒;有的织手工;有的奶孩子。太阳,箭一般的金色阳光照着她们,仿佛生命的光芒伸手可触。天、地、人,如此纯粹,一幅油画般的调性。我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向她们友好地示意,她们报我以嫣然一笑,戚戚然地会心。仔细看她们,个个两颊酡红,俏丽妩媚。曾经,我于一个特殊的场合,结识过西藏话剧团《松赞干布》剧组的编剧和几位主要演员,十多天的相处中,他们向我讲述了许许多多关于西藏的令我入迷的故事。我知道藏族女人是最洒脱的女人,母女常共用相同的名字,女儿一旦有了心上人,母亲会创造一切条件让她和所爱的人尽情缠绵。她们甚至不畏惧死亡,欣然接受生命的轮回。这是和大自然最接近的民族才会有的气度。想着这些,我心中涌动起羡慕。
  
  她们就那样坐着,坐很长的时间。在旅途中,我最欢喜这生活的场景。它是真实的,有脚踏着大地的安全感。对于每个旅人都是亲切的。我也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也和她们一样休息。乐得逍遥。整个上午,我就那么坐着,坐在石头上。眺望雪霁后的风景。群峰的波澜沉浸在温暖的阳光中,世界被神秘的寂静笼罩。沐浴这样的一刻,所有的叹息和啜泣都因这圣洁的高原而停止。
  
  让我们分享这世界的善良。
  
  
转载[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