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树生-个人文章】
路
□ 树生
2005-10-29 01:59
收藏:0
回复:1
点击:4231
前几日作过一首小诗改名为路。近几日又颇有感想再以为路为题来画意。
世上有公路,马路条条可通达目的地,来为我们的路程划句子。但在我们内心还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未开拓之路,深藏于灵魂之通幽处。
人与人的差异在于路的不同,在于路处环境的不同。生来就是要走路的,先莫论光明还是黑暗;关键在于那是条纯正的属于自己的路,他人甚至可以帮自己建路,却无法帮自己行走。鲜花总是让人兴奋的,所以她布置于路边,荆棘是让人痛苦的它亦然不会缺少,谁都不会少。人与一切低等动物其实根本一致,趋吉避凶。当我们路遇高山,河流与激湍时,我们同样也会躲闪,在一次又一次的躲闪之后,我们发现路变曲折了,不可能如高速直达目的地了,也恰恰在这里,人们的心灵最容易扭曲,产生误差,最终导致偏离了原有的人生航向。像一群年青的勇敢者他们约定一起横渡大西洋,绝大多数是会被湮没的。
在人生路上失败者与胜利者的区别在于,胜利者敢于走向黑暗,而失败者只走昏昏不亮也不暗的路。敢走黑暗不要害怕高山,说不定你会得到金矿,不要害怕河流它会带来鱼虾,不要害怕激湍它会带来清泉;成功与失败在于意志,在于屈不屈服,在与分道扬镳,在于一刹那的抉择。
放心吧,路不会笔直也不会平坦,阳光也不会轻易的洒向你的苦脸;在哀愁面前寒风将更加刺骨入心。
当光明在稍然流逝时,说自己仍散步于自己的路上,看厅前花开花落,望窗外云卷云舒不日则跚无而至于物我,内我外我之间,八目入世,却乐然于世外,自得其乐终里逍遥矣。
自己的路以是属于自己的,万不可与他人共上“康庄大道”,将“国志”置于内心,若真如此,心不在,人何往;亦不可稍经人事人退却于波涛之中,志不向高屈死于平丘,事于大道之间还常伤人,这也非真人应是佞人,小人,大俗之人可以为贼而不舍之。
行于路间,取功名,得利碌,世人皆不为过,怕就怕产生歧路与困苦陷入深渊则成下路,负重可能进取,负重则易爬行,负名则易坐行,非正路,何谈人生大义以求达。热烈寒冷的结合就是死穴的洞口,我们的生活就在这两者之间。想想那句“无爱即无忧”无言以达,何坐?何忧?猛然一顿悟其死生为妄谈,路以茫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