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堂-个人文章

“阉本”论

雪堂
2005-10-31 15:42   收藏:1 回复:12 点击:2851

    近日四处访书,经常见人提及“阉本”一事。比如今年以来很受人关注的唐德刚的“胡适系列”,有方家读了说是“阉本”;一些回忆57年的人和事的书,出版之时人家已经老老实实地和你说:内容做了改动;即便一些海外史家的纯学术著作,在大陆出新版子,经读过繁体版的朋友介绍,也是“去粗取精”的。经常在论坛见到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讨论一本好书,“你读了吗”,“我早收了”——冷不丁就有人说:泼盆冷水,不少是“阉本”。
  
  何谓“阉本”?经过删节的残本也,所删之处即那些某些人以为不便全本出版的书籍及其部分内容。不便之处,深究起来就是自己吓唬自己,涉及到大写的历史,或者是直笔的历史,以及从中发掘出来的思考,和这些思考传播开来引起的共鸣。一种观点是不是偏颇,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即便是偏颇,恐是不碍谁现在什么事。
  
  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说,读好书既然是生活的需要,那我宁可看不到某些好书,也比收了阉本强。看不到某些好书,反而刺激了阅读的欲望,人们就要开始努力,千方百计地寻书,感觉就和探宝一样。毫不容易找到些古旧的版本或者有关系得到了海外繁体版,那个高兴劲啊,说不清楚都是些什么,可能半是惊喜,半是反抗后的成就感。这样就带动了爱书人和旧书市场,两下里都繁荣起来,受益的是百姓书商和百姓读者。而阉本就叫人总是心里疙里疙瘩的,好象被别人无端拿走了什么似的。这就好比种粮食,像广西师范大这样的出版社,孜孜以求给人好书看,于是寻找远年的人,寻找他们的手稿,寻找旧的版本,校对,策划,酝酿了一年,经过了春、夏、秋、冬,忙活了一年,到了年关,官僚机构来了,说编的什么书啊,拿来我审查一下。拿着抹了蜂蜜的等子,鼓吹的天花乱坠,什么开放思想啊,活跃文化生活啊之类的云云,最后拽下一大块,扔回来:去出版吧。出版人那个心凉啊,可是能有一些已经很不错了,咬咬牙,出版吧。出版策划整理的时间毕竟不长,最可惜的是原作者那耗尽多年心血、直抒良知的文字啊,这个待遇真对不起他们啊。
  
  近年来,老三联和国内一些好的出版社,介绍了很多海外华人的作品进来,比如黄仁宇,李泽厚、史景迁、唐德刚等。我们看到,这些学者中有一个年龄跨度,说明人才辈出。不过,这说的是海外华人学者群。可以这样说,今天海外华人学者的学术成就要远高于大陆,这有他们的著作在说话。其中一个原因,我想是他们处于一个比较自由的学术环境中,这个环境不会极端地扬此抑彼。在研究资料上通俗地说,就是他们接触阉本少,接受全本多。我们本土的学者,或者说准备写一点有分量的学者型作家,在主流社会提供的史料和各类书籍被“阉本”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会像谢泳一样,每个周末的早上背一个小包去跑旧书市,而且乐此不疲?学术思想之不行,人文精神之不及,由是观之。
  
  读书人就是这样。他在黑糊糊的小巷子里遇到劫匪,贼大可以随意翻他衣和包,他可能不会反抗;如果把他的宝贝书翻出来又扔在地上,他可要和你玩命。对他喜欢的书不尊重,等于彻底否定了他这个人。读书人遇到阉本,也有一种彻底的失落感。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有好书的部分内容,聊胜于无,但他们不会永远顺服于阉本,只有在寻找全本的过程中,他们才能获得非凡的人生。
  
  阉本的普遍其实是一个催人自强,催人奋进的事情,君不见自从阉本问世到今天,每当有一种阉本诞生,它被阉的内容很快就会被人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再通过其他方式补全给大家,《往事并不如烟》的故事正是一个例子。这样,本来只准备浮光掠影的书,成为了记忆刻骨铭心的书,本来准备浏览的书中内容,成了引发强烈内心激荡的思想进补。书的字变大了,阅读的意义变强了。这不会是塞翁失马,当自己的某种正当的权利被窃取过的时候,人们的印象就不可磨灭,反思就来的更彻底,这基本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妨叫阉本来的更明显一些,这样,追逐真正的好书的步伐就不会停止,追逐真正的历史的全本的步伐就不会停止,追求真理的脚步也就不会休止。
  
  对读者来说,这个时代是备粮的时代,毕竟有很多渠道来获得全本。阉本的,也有资料来源进行补全和还原。阉本,不能阻挡我们获得书籍的力量。
  
  2005.10.30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