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砖儿板-个人文章

诗歌乱谈---石城过客访谈录

砖儿板
2005-11-13 10:40   收藏:2 回复:20 点击:5432

    胡杨林中首位来自台湾宝岛的林友石城过客先生虽然来林子时间不长,可是他的诗歌给林子里带了些许清风,让我们看到了自由体诗也有这么优美动人的一面。
  
  “写的很柔、很美、喜欢”、“你的诗总透着30年代的古典和雅致!有戴望舒的优雅! ”、“ 像那深水里倒映的明月,纯澈,美丽的文字”、“诗的节奏感把控得很好,营造的意境真优美!”
  “好灵动的文字,欣赏~”、“好落莫情绪下的冥想.意象丰满,措辞有新.”、“第一次感受这样的比喻!妙!”这是许多林友对他的诗所做出的评价。
  
  出于对石城先生的好奇以及对诗歌知识的渴求,咱决心对其进行一次访谈。石城先生平时来林子时间很少,只是匆匆的发了贴就走,但还是被咱瞅了个机会抓住了他。
  
  下面就是咱对石城过客先生的访谈:
  
  砖儿板:石城先生,你是首位在林子中出现台湾的诗人,许多人对你的诗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能谈谈你是如何写诗的吗?
  
  石城:砖儿板先生,首先感谢各位林友对小兄的厚爱,也感谢你能给我一个机会与林友们交流。说到写诗,我也只能算是个爱好者,对诗歌的精髓也不甚多解。初始写诗是在大学的诗社里与学友们没事舞文弄墨,毕业后也就保留了这个兴趣,闲暇时写上一二首自我陶醉一下。
  
  砖儿板:自由体诗咱也看过不少了,可是像你的诗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相像力那样丰富,文字功底又如其好的诗真的不多见,你能说一下你如何做到吗?
  
  石城:呵,砖儿板先生,你这样说可是让我汗颜了,大陆好诗人不知凡几,我这几篇诗歌算什么。你觉得我的诗透着古典与雅致,那只是因为我更传统一点吧。也许这就是大陆与台湾在诗歌创造上的一点小小的差别了。我觉得在台湾对中国文化的教育更注重一些传统,我从小就在不停背育唐诗宋词、经书古文,与其说诗写的好,不如说中文基础打的牢。
  
  砖儿板:关于文字基础是诗歌写的好的根本就点咱非常赞同,有文章说:中国 “诗”是一种很了不起的文学体式,是文学中的贵族,它不仅需要诗人的才华,更是需要诗人对汉字娴熟地理解与把握,领悟到文字与自然某种不可言喻的契合点,赋予这种文体巫术般的神奇色彩。没有很好的中文基础是很难达到这个境界的。
  
  石城:法国诗人兰波在《地狱里的一季•语言的炼金术》中说,“我发明了母音的颜色!A,黑色;E,白色;I,红色;O,蓝色;U,绿色。我确定了每个子音的形态和动作,迟早有一天我会用天然的节奏,来创造一种可被一切官能接受的语言……”从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到一些启示——其实,我们传统意义的诗早已达到这种所谓“语言炼金术”的标准了。它们早就赋予色彩、形态、味觉,甚至人性化的温情。
  
  砖儿板:石城先生刚才说了台湾与大陆在诗歌上有一点小小差别,你能说说这些差别吗?
  
  石城:先声明一下,我所说的差别只是我个人的感觉。我觉得台湾的诗歌比较传统,虽然最近有人说台湾在搞文化大革命,乱哄哄的,不过那只是在政治层面上的事。在文坛上还是风花雪月,追求文字的华丽、诗文的意境。而大陆大局上是搞经济,谈发展。可是在文坛特别是诗坛,是乎更讲究些政治方面的东西,思想性比文学性更强。
  
  砖儿板:你这一说我倒想起了一个评论家对大陆现代诗的批评,说中国现在没有诗歌了“时下,即五•四以来的现代诗好像一副很活跃的势态。不过,只是“的样子”而已。徐志摩(《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虽有现代之气势,但未脱古典诗歌之风韵;顾城、海子、食指、北岛无古典诗歌的形式但赋予某种亘古的诗意,所以,他们还一直为人所称道。除此之外,其他的诗人以及他们所谓的代表作,都是胡闹!什么韩东、朱朱、于坚、梁晓明之辈等等,把汉语文字引入到何方?无意义、苍白状、艰涩化,做出一副挺反派、挺先锋的噱头。看着他们的新诗,自然是“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到头来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石城:哈,这个人说的也太偏激一些了,口语化的诗歌,现在已成为一种趋势,它至少降低了诗歌的门坎,对文字不再做那么苛刻的要求,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诗坛中放声,据说现在中国诗人已有近一千万了。有许多人说现在中国诗歌死了,或者说中国没有诗歌的人都是没有看到这个事实。任何东西,存在就是他的价值。
  
  砖儿板:石城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说真的,咱以前也喜欢看一些诗歌,听听配乐朗诵,咱觉得那是一种享受。可现在的诗我却越来越看不明白了,你说口语化是一种趋势,可咱总是看不明白他好在哪里,特别有时某人发表一首诗,在咱看来大实话几句,可是却看到一大堆人在颂扬这首诗如何之如何经典。咱一直是在想,是不是咱太愚蠢,看不见皇帝身上的新装?
  
  石城:砖儿板先生说笑呢,你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你还没有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你就不能去想象,那皇帝身着的是皮装?自己的人皮也是皮啊。(哈,不好意思,我也跟着你说笑了)现在诗歌的流派很多,各流派都有一批追随者,你不懂是正常的,有一批人说好也是正常的,没必要看轻自己,也没有必要指责别人。
  
  砖儿板:石城先生笑话咱了,咱其实也不完全是那个意思,只是奇怪,明明咱看不怎么样的诗,偏偏有那么多人说好。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名画家办画展,不小心把自己几岁孙儿的涂鸦混进去了,坏就坏在那画上被孙儿胡乱盖了这个名家的闲章。结果画展出来后,有许多名家来评画,所有画中对那画评价最高:用笔稚嫩---那是返朴归真、构图杂乱—那是创意无限、不知画的什么—那是一种抽象,意境深远。
  
  石城:这种为名家的名气所惑的事是有,但毕竟是少数,你可别拿到林子里说话,要说,还是你不懂诗的缘故。
  
  砖儿板:好,就算我不懂诗,你的诗写的是很好的,至少我觉得比那些口语诗要好,可是在林子中连精华都上不了,你别告诉咱林子中人不懂诗啊。
  
  石城:上来上精华并不是衡量一首诗好坏的标准吧。我觉得林子精华版的推出,主要是一种推介,现在林子里口语诗是主流,精华版以这些诗为主也是很正常的。我不会介意这些虚名的。我到林子来只是却不过朋友面子而已。
  
  砖儿板:唉,楚王好瘦腰,宫中多饿死啊!
  砖儿板:石城先生,不管怎么样,你也是个诗坛高手了,对林子里现在的诗歌,你有什么看法?
  
  石城:呵,砖儿板先生,能否不谈这个问题,要我一味说别人好,我可做不到,何况流派不同,意见自然不一。前几天我看到贵林子中有人才提了点意见,就遭到了不少漫骂,说明这里文学批评的环境还不够好。本来两岸政治关系就很恶劣,我不想在文坛上再与人龌龊。
  
  砖儿板:石城先生多虑了,那批评我也看过,大部分人还是很中肯的说道理的,骂人的人也有,不过是一小撮而已,何必介意呢。那个挨砖的人态度也很好啊,主动提出来要看提意见人的大作,虚心求教呢。
  
  石城:这我相信,都说真正的诗人都有着很宽的胸襟,要不怎么能有海一样的深情,有着悲天悯人的心胸。不过诗人的粉丝们就很难说了,他们只崇拜诗人的本身,却很少能学习与体会诗人的情怀的。所以与真诗人打交道容易,与那些“叶公”们就很难说了。
  
  砖儿板:好了,先生既然不愿意对林子中的事多言,砖儿板也不勉强了,毕竟先生是一介君子,又要持身份,不似砖儿板这般无拘无束,可以信口胡言。
  今天的就到这里吧,谢谢石城过客先生能够赏脸接受这次访谈。
  
  石城:谢谢!
  
  
  注:本访谈实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借用石城先生之名,如此文给石城先生带来麻烦,请见谅。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