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灵-个人文章】
谁言寸草心
□ 石灵
2005-11-25 14:23
收藏:0
回复:15
点击:5284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总想写点什么,写给母亲。
其实,有这种想法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每次提起笔,却又不知该从何写起。我想写小时候对母亲的惧怕,写母亲的辛劳,写母亲的节俭,写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更想写我做了母亲后对母亲的理解和热爱;我甚至想写出母亲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说得每一句话,可此时手中的笔,却显得那样的笨拙……
母亲生育了我们六个子女,儿女是她的希望和梦想,儿女也是母亲的全部财富,她的一生她的爱都奉献给了家和她的儿女们,唯独没有她自己。母亲不识几个字,成功的儿女就是她琅琅上口的诗 句,母亲日渐衰老的眸子里,收获的是子孙满堂的希望,一家人的平安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母亲惯于将生活的辛酸隐忍到生活的背后,却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着生活的定义,用她一生风雨铸就的宽容与豁达,不动声色的善良与坚韧,默默地滋育着我们的性格、这就是我的母亲,茫茫人海,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她在儿女的心目中,至今都有着我们不可企及的高度!
母亲有一双勤劳的手,在儿时的记忆中,母亲那双手整日的忙碌着,我们兄弟姐妹脚上一年四季穿不完的家做布鞋、身上夏天的单衣冬天的棉衣、饭桌上的一日三餐、炕上地下、屋里屋外......母亲为我们盖被子,母亲为我们擦汗水、母亲为我们暖被窝、母亲吃我们的剩菜剩饭!......母亲为我们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是母亲那双勤劳的手,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母亲一生中吃了许多苦,可从不言苦。母亲坚强的品格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的儿女们,培养了我们在逆境中成长的韧性,吃苦耐劳的品格,至今回想起我家那些有滋有味的日子,尽管伴着许多苦涩,但让我们懂得了生活,感受到了母亲的坚强和对我们深深的爱。
母亲的勤劳、节俭是街坊邻里公认的。小时侯的我认为母亲很“吝啬”,从不给儿女一分零用钱,灯泡用的是最小度数的,烧的是母亲秋天到郊外收来的落叶,洗脸用的是母亲用猪的胰脏自做的香皂......,一根钉、一段绳、一块碎布、几片废纸.......都是母亲手里的宝物,精细的母亲当儿女晚上学习的时候,会一反平时的吝啬,换上明亮的灯泡,怕她的孩子因灯泡的昏暗而累坏了眼睛,学校组织郊游或开运动会的时候,母亲也会一反吝啬塞给我们几角钱,几角钱。可是那个年代近半天的工资。正因母亲的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常年公出在外做了十几年供销员的父亲没欠过一分钱的公款,在那艰苦的年代我家的日子也从未捉襟见肘过。
母亲贤惠善良脾气好,从不与人为争。父母相濡以沫六十个春秋,母亲总是事事谦让着脾气很坏的父亲,反倒使坏脾气的父亲从心底敬重着母亲,父亲患脑血栓已有十年之久,语言受阻,半身偏瘫,在此之前从没进过医院的父亲从此病卧在床,在母亲精心的照顾下父亲的情绪和病情逐渐的稳定下来,十年来母亲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无论白天夜晚无数次的给父亲翻身,擦屎倒尿,洗洗涮涮,喂水喂饭.......十年来瘫痪的父亲没有得过一块褥疮,都说久病妻也嫌,可母亲十年如一日的伺候着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父亲却从没向儿女们抱怨过一声,我们曾多少次为母亲雇了保姆,可都被她一一辞掉,母亲的固执使儿女们无奈,为了使儿女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 ,年迈的母亲用她羸弱的身躯为我们擎起一片爱的蓝天。
走过岁月的风风雨雨,走过生活坎坎坷坷的母亲是什么开始佝偻了后背,蹒跚了步履,白了满头的黑发,母亲的衰老 ,使 我想起了那被岁月剥蚀的道道皲裂露出了无尽沧桑的老树,我分明听见了生命苍老时发出的咯吱声!母亲到底是什么时候变老了呢?我的心中一片茫然......。老态龙钟的母亲那不堪重负的脊梁还在继续背负着对儿女那份沉甸甸的爱。
人生天地之间,年迈的母亲仍在用心的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为了儿女,她操碎了心,毫无怨言,为了儿女,她受尽了苦,任劳任怨,为了儿女,她历尽了艰辛,不求回报......无论贫富、贵贱、美丑,所有的母亲她们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母爱的纯厚和质朴。许多东西,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不会懂得,而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却已不再年轻,也许爱都是这样,在平淡和忙碌中,我们无暇去顾及这些,而有一天当我们真正地沉静下来,却发现许多无声的爱就在你眼前,沉淀在你的思绪中。也许,我们可以忘记许许多多的事情,如相聚匆忙的恋人、无关重要的朋友,曾经形影相随的同窗知己,而母亲却永远都是儿女心中一尊永恒的爱的雕像......母亲才是永远牵挂你的人。
“你轻轻地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是多么地爱你……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此时,满文军深情而真挚的歌声弥漫在我的心头,我想把这首歌送给母亲,岁月的风霜虽已染白了我的两鬓,但我还是那个象幼时一样离不开妈妈的女儿,女儿发自内心的对母亲说------妈妈,您是女儿心中永远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