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夕阳老人-个人文章】
谈“安渡晚年”
□ 夕阳老人
2005-11-26 11:09
收藏:1
回复:12
点击:6279
安渡晚年是对老年人的一句祝福,也是老年人的追求与向往 ,不过现实中并非每一位老年人,在晚年时期都能“安渡”。
不谈过去的历史年代,只看看今天,有不少的老年人,由 于种种原因,也很难谈到能安渡晚年的。我觉得安渡晚年要有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最起码最低的生活费用要有保障,其二是心理上的“安渡”。
经济条件是基本的,但是心理条件 更不能忽视。
说的是有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鞋,二女儿卖伞,生活都过得可以,不过老太太,却是整天唉声叹气,邻居问她为什么天天发愁,她说:“你没看见下雨了,大女儿的鞋可怎么买呀!”,天晴了,老太太又犯愁了,邻居说:“天晴了,为什么还发愁呀?老太太说:“天是晴了,可我二女儿的伞卖给谁呀!”。
这位邻居听后笑了起来说:“老人家你怎么不反过来想一想呀!下雨了二女儿的伞好卖了,天晴了大女儿的鞋好卖了,这样你不就天天都乐哈哈的了!”。
老太太一听公邻居说得有道理,就改变了思维方法,从此再也没有看到老太太唉声叹气了。
这个故事并不新鲜,可是它说明了一个道理,经济上的满足并不能解决心理上的满足。
我觉得老年人不要过多的揽些事情,能不问的就不问,能不管的就不管,不要自已去找麻烦,尤其是多子女的老人,如今儿女已经长大成人,不要再把他们看做是小孩子,处处事事都想过问。
有的老人喜欢回忆过去,童年时的无忧无虑;学生时代的天真无邪;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喜悦;初恋时的甜蜜等等,这些美好的回忆,往往能激发老年人的生活情趣,是有助于健康的,但是不能常翻陈芝麻烂毂子的哪些旧帐,事事都自叹不如过去,我总结了一条经验;过去过五关斩六将不去想它,走麦城也不要去想它, 今后的哀乐祸福更要少去想它,关键的是要想好当前,有人说我当年能扛百十斤上楼,可如今呢?扛不动了,现在再提当年勇有什么用处?还是购买 5公斤一袋的,轻轻松松提上楼才是最现实的做法呀!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不一一例举了。
最后祝天下的老年人都能安渡晚年!
愿天下的年轻人都为他们创造一些条件!
1997-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