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木铃-个人文章】
行走西部12——谒麦积山
□ 木铃
2005-12-11 22:01
收藏:0
回复:7
点击:2028
麦积山,在甘肃天水市。
形若民间麦垛的一座孤峰,峭壁之间,镌石成佛,石龛千室,层层相叠,密如峰房,荟萃着后秦以来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000多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系统地反映了我国石刻艺术发展、演变过程。将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将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麦积山石窟,是历史留在大地上的一段颂词。
我对麦积山的简介到此为止。我想让我的笔再次触摸我心中对麦积山最真实的感受。属于我自己的感受。
我不是一个有宗教感的人,亦不是一个有慧根的人。我从来做不到生亦不喜,死亦不忧。在这世界生活,我有太多的俗念。 “法不二门”,可我去教堂,也去寺庙;读《圣经》,也读《金刚经》,那是心灵脆弱、孤独和忧伤的求助方式,与真正的宗教并不搭界。佛学于我的精神只是微弱的光芒,但我依然对它感激,甚至敬畏。我深信,宗教的产生,一定源于人类对自己绝望时精神自救的本能,因而具有特别的生命力量。佛教,也是人类精神中最美丽的一部分,它伴随人类渡过漫长的岁月,又从人类艺术中汲取了它所需要的部分,融会到了自身的繁衍中。尤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固有文化完成了对佛教的创造性吸纳和转化,使之从信仰层出发,契入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层圈,在中国整个宗教生态中逐渐上升为显教的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第二个源头,成为凹现中国文化演变承接的链条。每个中国人,直接或间接地都接受着佛教的滋养。
其实,在佛教产生的600年间,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释迦牟尼生前的教训,不立偶像崇拜。最早的佛像都有明显的希腊人脸型,这同信仰佛教的希腊人后裔有关。以艺术的形式突出佛的神圣性,是背离了释迦牟尼生前反对偶像崇拜的遗训的。
爱是恒久的信仰。爱与美的联系是天然的。美的魅力是不可言传的诱惑力量。艺术是直接逼近本质的直觉,是通过看到它的人的想象力获得生命的。感悟是理解的最好方式。造无数精美的佛像,就是要用艺术的美打动你,与你在最短的瞬间,完成最深的心智交流;就是将人类必须面对的此世困境、人的苦难、心中的悲痛引向相反的方向——对心灵价值的最高肯定;就是要以艺术的形象清晰地表达佛学的复杂性,让一个重自内证的宗教,真正变成人灵魂的家园,使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在,进而无限延伸,并由此引导人踏上信仰之路。是这样的吗?
这样一想,后来的信徒对佛主遗训的背离,好像也没什么不好。
沉默也是对话。这里有语言不能诉说的至美的境界——简介又丰富。麦积山佛像造型,面部精致,庄严华美;优雅的外观形象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不媚不娇;有的佛像衣裙的皱褶柔软、飘逸,让人忘却了这是石头刻下的。能目睹惊人之美,也是一种天赐。那一刻,我脑海里是温暖、向往、圣洁之类的意象,它使我心灵得到了最温柔的问候。这样的艺术感染力,超越了很多东西,让人精神沉醉,心灵舒卷。这样长的时间里,造如此多的佛像,足见人们持久的心愿。
缘是如此不易又是如此简单。在精美的艺术面前留连,像我这样对佛学一知半解的人,却喜欢遵守佛的教诲:——“放下便是”。佛说“放下你的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去,舍至无可舍处,是汝放生命处”。这话说得人心明眼亮,也启发了我欣赏艺术的态度(尤其不懂的艺术)。放下一切现实的理论、概念、尺度,回到空无境界,“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不受识心支配,在美的仪式化、形式感中,好好的过一把生命沉醉的瘾,是真正的享受。挺好。
有次看电视,听见一学者说,中国人在其一生中,一般是年轻时喜欢儒的精进;中年喜欢道的中庸;晚年喜欢佛的境界。听了这样的话,我对老年的恐惧一下释然。人生真是可以坦然的。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真希望将来我老的时候,能与佛学做伴,走进人生新的境界。那,可也是缘?
清风明月皆是道,佛主会渡有缘人。我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