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肖梵天花-个人文章

女儿心

肖梵天花
2005-12-16 19:44   收藏:1 回复:9 点击:4570

    一、出生
   我出生在川西一个农民的家庭。和我同龄的伙伴中,至少都有兄弟姐妹三个。而我,始终是父母唯一的子女。
   父母一心想再要一个孩子。从传统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来说,他们最想要个男孩。对我,没有娇惯,也付出了他们无尽的爱。
   二、童年
   儿时的我,每天的主要任务除了读书,就是和伙伴们一起去打猪草。虽然有任务要完成,但这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学会了各种游戏,学得快而好,常常以能胜出而骄傲。
   家中有许多果树,如李子、枇杷等。每年的成熟季节,在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就偷偷地爬上树,采下果子,带着胜利的微笑甜甜地品尝。我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到我家家访。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欢迎,我飞快灵活地爬上树端,摘下了新鲜的李子,亲手捧到了老师的手上。老师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说女孩上树,有点意外。父母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学会了做“猴子”。
   三、第一次读母亲
   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外县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爸爸背着全部的行囊,把我送到了异乡。毕业的时候,母亲来接我。我告诉她,我有可能留在异乡。母亲没出声。我用眼睛的余光看她,发现她眼里噙满了泪水。我的心被震动了。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我回到了初中就读的母校,成了乡初级中学的老师。
   四、对待婚姻
  我知道,我身上的担子没有一个人和我分担。赡养父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赡养父母不只是有钱供养他们,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我对爸妈说:“帮我找一个能到我们家居住的农民吧!这样,好有人帮你们做农活。”俗话说,养儿防老,父母何尝不想这样。爸爸说:“孩子,不能这样。你要工作,还要往家跑,会影响你一生的。我们不需要人帮。”
   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在交往过程中,涉及今后打算,他提出让我住街上,我说父母没人陪。他说,给他们钱就行了,他们会生活很好的。我隐隐约约感到点什么。于是对他说:“我们交往还不深,分手吧。”
   后来,又给我介绍了一个,学历与个子都不高,而且,不善于与人交往,挺诚实。我们来往一年多,都是淡淡的君子之交。他在很远的大山上工作。虽然离多聚少,却没有盼望相聚的感觉。有一次,我母亲在街上卖菜,恰巧他在家。他把家里的一个小板凳给母亲送到了街上。和母亲一同卖菜的邻居们赞不绝口,都羡慕她找了一个好女婿。母亲听在耳里,心里乐滋滋的。这是第一次他给我的感动。也为了这一次感动,我嫁给了他。
   五、飞翔的翅膀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古时对男子的要求吧?作为父母唯一子女的我,何尝不是这样。在师范学校里听说要招女兵,我就想去外面看看;听说要推荐读大学,我跃跃欲试;我有好多好多梦……我是一心想插上翅膀翱翔蓝天的女人,也是不想比男儿逊色的女人。为了母亲拳拳的牵挂,我把人生定格于母校的讲台,把理想定位在同样沐浴故乡泥土芬芳的孩子的眼睛里。
   ——工作5年后,我考上了地区的一所专科学校。经过两年的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要我留校。鸟儿终于有一个飞翔的机会,我多想留在那里!可以做我喜欢的工作,我多想留在那里!可以和导师一起,进行学科前沿的研究工作,我多想留在那里!可以有一生不断学习的机会,我多想留在那里!可以为我的女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我多想留在那里……母亲流泪的、念念不舍的、带点哀怨的面部表情,适时地浮现在我眼前,我是她的唯一、她的骄傲、她的期盼,我的心被震撼了……权衡之后,想想我在哪里都能工作,我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收起飞翔的翅膀,身心一起,回到了故乡,再次踏上了母校神圣的讲台。
   ——工作9年后,我有了一个可以选择城里任何一所学校的机会,我选择了留在母校。
   ——工作14年后,城里一所学校向我发出邀请,我选择了留在母校。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