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来复子-个人文章

伟岸父亲寻常事

来复子
2006-01-01 21:36   收藏:0 回复:6 点击:4679

    很早就有写父亲的想法。
  所以没写,一是因为已经有了被列为范文的《背影》,咱写的再好也不可能超过朱自清先生的文章。再就是父亲这辈子平平常常,确实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又不能任意夸大和拔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做了父亲,那份对孩子的关爱与日俱增,不能自己。父亲节到来之前,报刊上有很多歌颂父亲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帖子,我认真的阅读,发现他们的父亲很平常,很平凡。我想大概编辑老师的意思是不因文采,只为真情。回忆起往事,自然有非常多想说的,想写的,沧海拾贝,便把他们记下来,也算是对父爱的回报吧!
  父亲是老八路,参加革命的时候还不到15岁。解放战争后期随部队南下到了福建前线,1958年夏天,父亲所在的炮兵部队是“8、23”万炮震金门的主力,之后父亲就转业到了地方。我离开父母的时候也只有18岁,后来结婚成家。记得妻子生产时,父母从遥远的南方来山东伺候月子,一天,母亲做的是鲫鱼汤,父亲问:你怎么不放盐啊。我跟着附和说:是啊,没盐味可怎么吃啊。母亲眼睛一瞪说:放盐容易岔奶,你们男人知道什么!老头子,你还不赶快给孙女起名字去?
  父亲怏怏的又拿起《新华字典》,几乎是一页一页的翻看。3 天以后,终于决定了我女儿的名字。过了几天,父亲不高兴了,我问为什么?父亲说:我以为就我孙女叫这个名字,谁知道我今天上街买菜,听见好不几个孩子也叫这个名字,同名的太多了啊。我说:那是因为你原来没注意也不关心,现在有了孙女,你上心了,和你孙女名字有关的人你注意了,就觉得同名的多了。父亲恍然大悟,说:那以后你们认为不合适就换啊,不要上课老师一叫名字站起来一大片。我们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女儿多次想改名字,最终也没改成,顺从老人的心愿,尊重老人的心血,理解老人的心情,女儿的名字就这样叫下去。
  由于父亲为人随和又不失原则,待人热情且宽严有度,离休后被许多单位聘去做思想政治工作。那个时候职工分房子,涨工资,评职称经常是争吵的面红耳赤,甚至打闹的不可开交。父亲到了一个单位,短短时间就把长时间积攒的矛盾解决了。母亲看父亲太累,就劝他不要再干了,父亲不听,反而很自豪的说:谁说政治干部不工作就没用了?你看看我,老子不比技术业务干部差吧?母亲无奈就告诉我们兄妹,我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当然是说服了父亲。
  父亲曾经工作的单位是经济效益很好的国有公司,但我们兄妹没有一人在这个单位。小妹想调进去,被多次拒绝。父亲一怒之下,跑到上级主管部门,找领导要说法。领导一见是老资格来了,又是端茶,又是递烟。父亲说,少来这一套,我身边没有子女,你们按照政策就应该给我办。领导说:您老人家不要生气,原来是可以安排一个子女的,但现在的政策有变化,怕的是一家人在一个单位不好管理,也不利于人才的流动。父亲二话不说,撩开外衣,里面挂满了他几十年戎马生涯、拼死沙场荣获的战斗勋章,斩钉截铁的问说:这个政策永远不能变化。领导那敢怠慢啊,忙不迭的陪笑脸安慰,总算把父亲送走了。
  这个领导后来和其他人说:这个老资格讲道理,不胡闹,就是有水平。不知道这话怎么让父亲听见了,父亲很显摆的说:就冲他尊重老干部,我就不去找他麻烦了。
  父亲就真的没去找了,结果小妹到底也没进父亲的公司。
  有个调查说外国人敬佩的是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而中国人的敬仰的是英雄,伟人。我不服,那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我,如果问我最佩服、最崇拜的人是谁?我要把脖子一挺,很严肃的说:这当然是个男人,这个男人当然是我的父亲!
  (1430字)
  01.01. 06于悠然斋
  

作者签名: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