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木铃-个人文章

行走西部17——西宁琐记

木铃
2006-01-08 15:11   收藏:0 回复:4 点击:5412

    在“西宁饭店”楼厅口办理下榻手续时,一个脸红筋胀的东北大汉,气咻咻从我身旁经过:“哼!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我正纳闷,身后,一女人已接嘴:“这人准丢了钱。前天,一个外地女人手上的包,大白天,就在街上被人抢了”。
   在西宁的大街上流连,猛不丁地会遇见一些当地男青年,嘴边吊挂着、手上晃动着花花纸片,突然冲至面前——“兑换?”“换不?”每当我们甩开他们的纠缠,总听见他们怪声怪气地嘬着口哨,不屑地说道:“哼!广东人!”
  
   把我们误会成广东人,在西宁时有发生。几番下来,我发现“广东人”其实是一个噱头。在西大街一服装店里,二十挂零的老板,小小个儿,一口标准京腔,漫应着我们,殷情地、热情地向我们推荐围巾:是我父母去麦加朝圣时捎回来的,货不多,瞧,多地道!电影明星时下都围这个,倍儿时髦!围巾的确繁复、考究、漂亮、华贵,颜色有纯白、咖啡红、水绿、孔雀蓝。小老板几次操起激将法:你们广东人,也再乎这几个钱吗?我们赶紧解释。我们可不是广东人。小老板倒也爽快:不是广东人,就少收你们点钱。顿了顿,他忽然说:在我们西宁呀,你们可得当心钱……话音未落,同伴小谭就嚷开了:你的手咋个伸进我兜里了?只见一男青年,忙不迭地转身跑了。小老板见惯不惊地说:我们西宁,就这点儿不好。
  
   然而,西宁的好,多得可以眼见,可以回溯,可以憧憬。不是三言两语就可赞美、或是毁誉的。日出日落,西宁大街上,多见回族男人头戴白帽,妇女除了戴白帽,还喜欢披着绿色或黑色头巾,仿佛顶着生命的流程。那份神秘感、威仪气度和氤氲气,让初来乍到的人不敢轻意揣度。行走交谈,情绪流动,那是活性的东西,而固化的历史告诉我们,西宁回族的来源和形成,主要是在元代初期,从中亚细亚移来的波斯(今伊朗)、大食(今沙特阿拉伯)人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回回”的名称也是元代时候确立的。公元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征服了中亚细亚一带信奉伊斯兰教的各族,征调了其中二、三百万人,组成了“西域亲军”,带来参加统一中国的战争。“回回军”是当时最有力量的一支队伍。随军东来的还有不少“回回学者”、“回回商人”等,他们陆续在西北及全国各地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居住下来,所到之处,便修建清真寺。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那些故事,那些漫长而邃远的故事,早已沉淀出一片寂静,眷顾着浸润着西宁,让西宁成为一个安静的温暖的厚重的城市。
  
   征得一个阿訇的同意,等着做完礼拜的穆斯林散尽,我们在清真寺门前拍照。我从取镜框里,看见很多身影,沉稳而坚决,缓缓没入熙攘人群中,与天色融为一体。西宁“回回”多为穆斯林,其先知穆罕默德的父亲是个商人。正是在经商的漫长岁月里,穆罕默德积累了丰富的宗教知识,创立了伊斯兰教。而朝觐圣地麦加,不仅是宗教中心,自五、六世纪以来,就成为阿拉伯半岛重要的商业中心。而“克儿白”神庙周围大规模的集市,使麦加在五、六世纪就成了阿拉伯半岛重要的商业中心。西宁每年都有许多穆斯林前往麦加朝觐,也就捎带着做生意。
  
   西宁“回回”们的铺子,无论规模大小,一律干干净净,见有人来,老板总是笑脸相迎。在一间小百货铺里,一个“回回”小姑娘,模样清雅俏丽,边做生意,边询问我们对西宁的印象,还眉飞色舞地和我们说聊斋:西宁过去可穷相了,马步芳家族统治40年,才搞了8个工厂,全手工作坊。西宁解放时,全城只有一栋3层楼房。可现在,瞧,多现代化,多派呀!我们也被小姑娘雅趣盎然的真挚感染,争相告诉她:在我们一生的途中,凭一个偶然机会,我们来过西宁,我们离开后,记忆不会消逝,还会失而复现。我们喜欢西宁街道边的柳树;喜欢湟河从西宁市穿过;喜欢清真寺绿色的穹顶;喜欢西宁浓浓的羊肉汤;喜欢西宁空气中弥漫的孜然味——我们的酸腔酸调,直说得小姑娘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好啊,咱们现在可是朋友了,就请朋友们每人买一条围巾吧。顿时,我们全都傻眼了,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回过神似地开怀大笑。就这样,我们每人都买了一条周遭有着长长流苏,不断变幻着闪光的“阿拉伯围巾”。
  
   我以为,那是西宁留给我的一份珍贵纪念.从此,我拥有了许多冥想的夜晚。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