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xiaosi44-个人文章】
你也在爱好文学吗[原创]
□ xiaosi44
2003-07-28 11:55
收藏:1
回复:5
点击:4834
文/xiaosi44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起了什么?
我在写它的时候想到的是一部电影中的一个镜头。
你看过《第一次亲密接触》吗?能不能想起在影片快要结束时陈小春的那一声无奈的呼喊?
“你还在轻舞飞扬吗?我看见你啦!”
其实他当时所扮演的痞子蔡并没有看到那个叫“轻舞飞扬”的女孩,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她已经去了天堂。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改编自网络第一部畅销小说。
看过几次,但每一次都选择从“香水雨”那一段开始,然后就是“轻舞飞扬”在天堂回复的那个贴子,然后就是小春的呼喊,然后,然后就是痞子蔡那淡淡的忧伤了。
电影虽说有了小春的加入,却因为少了石班瑜的配音而毫无增色。
所以,在我看来,那部电影至少已经不能说是件很成功的商品了,更不要说在文学方面有什么价值。
那本书,那部电影,现在已经快被人们遗忘了,就算再喜欢网络小说的人也可能不会再一次喜欢上它。
就好像所有在网络上写文字的人都不怎么喜欢看网络上的文章一样。
网络文学,我们可以这么称呼它,它注定了会被遗忘。
※ ※ ※ ※ ※ ※ ※ ※ ※
你也在爱好文学吗?很抱歉我没有在其前加上网络二字。而这正是我想要说的。
我一直认为,文学就是文学,并不能因为改变了他的表现方式就有所贬值。
我是要感谢网络的,如果不是它,我可能现在还没有勇气或者说没有机会向外面这个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
前几日,闲来无事,去百度搜索自己的代号,竟然找到16条与之相关的信息。
有三条是两年前输入的,其它的则都为这两个多月所为,我的电脑开始上网仅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两年前的信息中有两条是发表在“书路”与“清韵书院”的同一篇文章:《三月桃花雪》。
还有一条是我写在“榕树下”关于《那年那月》的评论。
《三月桃花雪》,那短短的数百文字是我至今投入最多的一篇文章,《那年那月》也是这两年上网比较例外的一次阅读。
两者唯一的共同点是真诚,即使在有些虚假的网络,能感动人的还是比较真诚的文字。
真实、诚恳,这也是一篇文章能够留住人心的唯一决窍。
※ ※ ※ ※ ※ ※ ※ ※ ※
最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用去了快四张网卡。
7月21日那天,第三张用完,我刮开第四张的密码,接着上网。
7月24日,第四张也已经上去不少时间,我决定四天内不再上网,便写下“四天”两字在壁纸上。因害怕被别人问起而需要解释,便改为英语的形态。
7月25日我上网,26日、27日照旧。
总有些事情需要上网解决,总想着以后可以再节省网费。
其实我们可以把握的却只有今天,如果你爱好文学,就从现在开始看书或者写作。
※ ※ ※ ※ ※ ※ ※ ※ ※
戒网,这个词语是在上个月交电话费时想到的。
想起马克·吐温关于戒烟的名言,意思是戒烟太简单了,他已经戒了一百次。
我则不然,还没有上网就开始戒。其实这两个多月我还没有在网络上为自己找好位置。正好像在现实我所做的一切都还与文学无关一样。
想辞去论坛版主的职位,但却没有,可能就是所谓的人在网海,身不由己吧。谁让越是虚拟的地方感情越真挚呢!
刚才拨电话,知道了上个月的电话费是380多元。
又想戒网,知道肯定是戒不掉,只能缩短上网的时间。
昨天因为朋友在线,上了三个多小时的网,其实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说完要说的话的,结果没有,因为在早一点的时间里我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这让我想到,那是因为没有目标。
因为不知道聊什么,所以聊了很长的时间,依此类推,因为不知道上网做什么,所以在网络上停了很长的时间。
因为不知道爱好文学应该怎么去做,所以就一直都在原地徘徊。
那文学的目的是什么呢?
以前也有网友这样问我,我说可能是塑造一个真实的人物,反映一个时代,教人向善,有一个美好的形体,还说过什么也记不起来了。
她说我还没有入门呢?
是这样吗?我也觉得有几分对了,看来我也不能说是爱好文学的。
那么,你爱好文学吗?
不要因为只是喜欢看几本通俗小说就轻易答应,也不要因为一时写不出什么而言放弃。
文学也只是文学,你用的是真实的感情;你的文体看上去很美;我认为这两者只具其一就应该存在的价值了,只是你需要把另一面也好好完善一下。
如果你爱好文学,就看准了目标去做,不要在原地徘徊。
你可以想想,一年你用365个小时看书会不会有收获?然后再算算,其实你只需要从每天的学习工作中抽出一个小时而已。
※ ※ ※ ※ ※ ※ ※ ※ ※
关于写作的信心问题,你应该去想史铁生的话。
他说他其实未必合适当作家,只不过命运把他弄到这一条路上来了。
一度想到自杀的他选择了文学,他说作家写作只是为了不至于自杀。
写作其实也真的很简单,那就是你写出文字来,而别人又能够看得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就足够了。
鲁迅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认为写作也真的很简单,只是需要你认真来做。
我曾经无数次地想过放弃,但都坚持了下来,因为我知道你写不出好文章时只是因为你有好长时间没有写了,再就是你也一定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好书了。
只有多看积极向上的书,你才会看到希望;只有多看文学理论,你才会真正的喜欢看名著;只有听到多方面肯定与否定的意见,你才能扬长避短,从而更加完善自己。
学术有专攻,攻无不克,只要你喜欢就努力去看、去写,一定会成功。
※ ※ ※ ※ ※ ※ ※ ※ ※
二○○三年七月二十八日星期一中午11:25:15秒
(完了吗?暂告一段落吧。你也可以续着去写。)
作者签名: 海到天边山作岸
山至绝顶我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