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嫣然一笑-个人文章

郊游后续

嫣然一笑
2007-09-20 15:10   收藏:0 回复:19 点击:5654

    昨天上传的照片都是在这里拍的http://www.jing-hu.com/
  镜湖城市湿地公园五大看点
  看点一
  
   后花园绿意盎然
  
   作为全省惟一拿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金名片”的镜湖,凭借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底气。
  
   以60平方公里之大,又地处“城市”绿心,在镜湖新区成立伊始,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副会长、原建设部规划司司长邹时萌评价:国内独一无二。他认为,在世界上,只有荷兰有一个比绍兴大的“城市绿心”。
  
   镜湖湿地公园位于绍兴中心大城市三大组团(越城、柯桥、袍江)之间,目前初步规划总面积近1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8000余亩,浅滩地1.5万多亩。在湿地公园内,有绍兴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湖上有省级文保单位避塘。公园东侧是梅山,山上植被丰富,栖息着成群白鹭;西面是东浦古镇,人文历史底蕴深厚。镜湖湿地公园水网密集,地下水位高,自然地形为低湿地,分布有植物65科、132属、151种。
  
   镜湖是湿润的,桑青水碧,鹭舞燕翔,一面是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城市,一面是无垠的桑田,“芦锥几顷界为田,一曲溪流一曲烟”,在如诗如画中听风儿的轻唱,鸟儿的呢喃。建成后的镜湖湿地公园,在按照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将合理设置湿地景观区、鸟类观赏生态区、湿地农业示范区、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区域,为绍兴城市提供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
  
   看点二
  
   湿地专家说镜湖
  
   “对湿地资源最合理的利用就是对湿地的保护。”1月2日,记者电话连线国际环保组织“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研究员,他曾几度来绍,对镜湖湿地评价较高。
  
   陈克林说,湿地公园既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它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不能一说到湿地就是绝对的保护、保护、再保护,明智、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才是应该倡导的。”陈克林反复对记者强调,合理利用的关键在管理,通过严格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谈到镜湖湿地公园的定位时,陈克林说,全国有各种类型的湿地,镜湖湿地公园应结合绍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其独特性——“生态旅游”的定位,并发挥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说,发展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业,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们可以学到很多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在经济上获得很大的利益。
  
   水,是镜湖湿地公园的灵魂。然而,湿地内大量的水面都用来养殖珍珠,水体因此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陈克林对此感到遗憾。他说:“在合理开发镜湖湿地时,要做好水资源的保护,但这种保护一定要坚持以民为本,为当地百姓造福。”
  
   陈克林同时提出,将所有的湿地原住民都迁走的做法并不科学,可行的方法是对原住民进行培训,让他们身兼“受教育者”和“授教育者”双重身份,真正成为湿地的主人。
  
   看点三 
  
   水上游魅力初具
  
   以天然质朴为美的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已魅力初具。
  
   日前,绍兴市越州轻纺工贸城注册登记了“国家镜湖旅游发展公司”、“国家湿地游船公司”、“绍兴湿地公园旅行社”,成为第一个将目光瞄准镜湖水上旅游的企业。
  
   “越州轻纺”董事长沈云来说,注册这三个公司,主要是看中了镜湖湿地公园的水上旅游项目的潜力。由于这里是绍兴城市的“绿心”,许多市民会来这里一览湖光山色,享受这里的新鲜空气。
  
   越州轻纺工贸城计划投资1000万元,成立游船公司,购置环保型现代游艇、冲锋舟以及画舫、特色双桨船及龙舟等,将湖与绍兴的大运河等河道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水上旅游体系。
  
   “镜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极大助推绍兴旅游业的发展。”省旅游局局长纪根立认为,对湿地的保护建设要加大宣传,做精做优,引人入胜。要注重休闲功能,绍兴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关键是要有好的休闲产品来吸引客人。要充分利用湿地公园湖面宽广的优势,发展游乐项目,做好配套服务。
  
   看点四
  
   作为我国首批城市湿地公园,镜湖区域内水网密布,环境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是绍兴中心城市一块弥足珍贵的“宝地”。
  
   “建造好湿地公园,不仅可以优化城市功能,而且也是打造生态绍兴的一个品牌。”市政府副秘书长、镜湖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阮坚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块牌匾的取得,至少蕴含着四大意义:
  
   ——它延续、张扬了绍兴历史文化的文脉。绍兴的独特魅力在于它的韵味,它是传统水乡和现代水城的完美结合。而镜湖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范例,其自然风光和文化内涵浑然天成,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梦想得以实现。
  
   ——它优化了生态环境。镜湖湿地公园是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器”,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均化洪水、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利民工程。按照《镜湖新区的空间发展规划》,整个镜湖新区将成为一座天然的“大氧吧”。镜湖湖面广阔,湖中小岛接长堤,长堤连古桥,风景秀丽宜人。这座别具一格的“绿色后花园”,可以充分满足市民“闲、游、居、行”等方面的需求。
  
   ——它提高了绍兴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镜湖新区在我省第一个取得了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金名片”,这是绍兴的骄傲,它必将成为绍兴发展的又一亮点,进一步提升绍兴的知名度。
  
   看点五
  
   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工业扩张的步伐,不扰乱这片土地的祥和安宁,修复破碎的遗迹,追寻往日文明的记忆,恢复人与自然和谐之美,让城市空间与山水生态空间形成一种开放的关系。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在保护、重在生态、重在文化、重在特色、重在功能”的二十字方针。
  
   一条古避塘,见证了一片土地近400年的变迁。湖避塘文化区是镜湖湿地公园五大功能区之一,随着镜湖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工程的全面启动,曾经一度遭到破坏侵蚀的湖避塘将全面修复。
  
   始建于清朝乾隆九年的王宝和酒厂旧址也正在进行修复。到目前为止,这是绍兴发现的惟一一处老酒作坊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湖水水质的改良,成为湿地公园保护的关键。“2004年,镜湖新区投资1500多万元,正式启动镜湖外荡水域河蚌、网箱及附属设施的清理工作。”镜湖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预计近期再迁出河蚌6380亩。同时,新区在有限的土地指标中,专门为越兴羽绒制品厂等5家企业,解决8亩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
  
   湿地公园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区域,镜湖新区启动了包括解放北路延伸工程在内的以“五路十桥”为重点的一期路网建设。去年12月31日,通向城市“绿心”的大道——解放路北延工程通车,而其他路网建设工程进度达95%以上。
  
   ……
  
   “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是绍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从区位上看,迪荡和镜湖一东一西犹如城市两翼,两翼齐飞,有利于推进中心城市跃上新的台阶。从内涵上看,迪荡和镜湖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象征,镜湖湿地公园是'城市之肾'。一个城市有如此一方宝地,真可谓夺天地之造化,显自然之奇谲。迪荡新城则是一个展示城市现代文明的地带,功能完善的商贸业态、便捷通畅的交通设施、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都将极大提升绍兴的城市档次和品位。”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