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人一个-个人文章】
百家讲坛里的瑕疵【原创】
□ 闲人一个
2009-03-17 19:26
收藏:0
回复:5
点击:2768
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中国文坛上掀起一浪高一浪的经典高潮。各路英雄豪杰,专家教授,纷纷登台,显生平所好,露骇世绝学。殷汤商周,春秋列国,先秦两汉。诸子百家,语录专记,传文野史,无不粉墨登场。大有扬中华五千年之雄风,树国民爱国之魂的磅礴之势。我等无知草民,,收益非浅,欢欣鼓舞。真乃大好事啊。
然而,在这纷纷众云中,我爱瞎讲的毛病又犯了,不由又要瞎讲了。
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是文坛的好事,是文化繁荣的现象。是有利国家,提高人民文化水平的益举,我没有异议。可是,我又有了一点忧虑,我真是杞人忧天啊!
我首先发现,在这些诠释经典的大师里,都有有意夸大经典作用的嫌疑。大家都知道,在二千年前,全世界的人类都在社会是发展初期,人类刚刚摆脱原始的部落社会,国家也是雏形,没有统一的文字,刚刚起步的文化也是残缺不全的,人还在竹简上刻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是极其低下的。人类的进步和认识水平也不可能有超与现代人的可能。只不过是在生活中积累了生活里的经验,那几个圣贤之人用自己那独特的角度去总结自己熟悉那个部分。因此有了庄子,孔子,墨子......等等各类学说。
这些学说间接和直接的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渐渐的被人们接受和运用。历届的统治者为了自身需要而进行有选择的吹捧,使其有了参差不齐的发展。人们也一一在接受他们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褒贬。尽管如此,那无愧还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人类生活的经典,那些有益的话和劝导还在人的生活里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现在,‘百家讲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有水平,有资力,研究多年的专家教授来为大家用通俗的,联系自身的现身说法来普及这些经典,说白了 就是说书。可是,我发现,那些高水平的大师,有一个过而不矫的错误,就是过份的夸大了经典在人们生活里的作用。把一些经典人为的提高,把我们的发展和进步,和经典划上等号,仿佛这就是那些经典在人类发展中是起了决定的作用,甚至把自己的成长和这些经典语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潜台词就是:“你看,我是大师,我就是在某人的语录下成长的。在我什么,什么地方自己没办法了,是某人的某语录使我醒悟,我由此而成为大师”。谬误啊!
更有甚者,竟说电脑也是某本书的原理。由此来证明那个两千多岁的老头有着多么高智慧。看到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真是让人捧腹。至于,人的成长的道路,是什么起重要作用,电脑是如何产生的,也无须我再累叙,有点知识的都知道的。真能扯啊!
仅此而已,也就罢了,可是在如此严肃的学术问题上,竟然将一些文章的糟粕也曲解了,把哲学里的辩证法变为发挥狡辩的工具。好似在告诉我们圣人之言,就句句是真理。连批判,吸收,发挥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都抛之脑后。庄子妻子死了,庄子‘盘鼓而歌’这样不符人理的事情,也可以讲的那么高深。那么有理,仿佛那就是人的最高境界。病态啊!
不得不说,大师们的词汇掌握是多,语言的组织和应用能力是高明。但是,在夜郎自大的思想下,他们膨胀了,他们自以为是了。他们从根本上忘了,历史上的一切取舍不是由于那个人会讲而决定的。是历史根据需要而作为的。我们是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可也有过期作废的历史垃圾啊?能不能结合实际,批判吸收也不是可以难倒我们这些文化精英的。可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悲哀啊!
要说,大师就是大师,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在讲起自己的专业,那是头头是道,再结合一定的现代语言,大师的讲坛是有声有色。可是垃圾就是怎么夸也是垃圾。煤球涂上再多的白漆,那还是煤球。难道大师们弄错了?难道他们已上升到一般人无法理解的境界?我还记的那句名言,‘曲高者和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