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首 那 一 年 的 春 |
昨日,同学的一个电话:
“忙什么呢?”
“做文字游戏呢”我经常戏称自己的爱好。
“有个人非常想见你,这个人也非常值得你见,我把电话给他。。。。”
“喂!你好!”
“你好!我是刚,前日从回来,这次回来要常住“沙家滨”,在我市落户一个公司,我一生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不可能了,也就不说了(我会意);第二个就是真正做成一个上市公司。。。。。。”
“好啊!你的契而不舍真的很难得,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为你接风。”
放下电话,熟悉又陌生的寒喧,把我带回到那一年的春。。。。。。
当年备战高考时,大家都“单独行动”,我们四个人却依然如故,课余也在一起复习,也许是正值人生的“春季”吧!同学们都叫我们“四人帮”,因为只有我自己一个女孩。
刹那芳华,流年似水。当年为“黑格尔”诡辩论的争执、嘻戏时的稚嫩。。。。。。历历在目。
时间永远是最无情的,世事沧桑,算起来已经是“物换星移几度秋了”!
刚,是个桀骜不驯的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属于长于思考、意识超前那种,当年他就读完了《资本论》,大谈特谈什么中国经济的三大部类和如何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做实业。我们都玩笑的“打击”他。喜欢填写古典诗词,只可惜当年那首《七律梅》现在只记得只言片语了。。。。。。
彬,是从外地转入我们班的,说话带着辽宁口音。他极强的表现欲和优秀的成绩,确立了班长的地位。总是给人感觉“俯视众生”。他和刚总是彼此不服、彼此“攻击”。
江,是我们四人里唯一在被评价时前边冠以“忠厚”二字的人,可笑的是我们三人都是那种从不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人。在我们四人的关系中,江总是体现着他的特点:宽容、理解、调和,他的聪明和诙谐和那些意想不到的跳跃性思维,常笑得我肚子疼。
当时我们的“聚点”是刚的哥哥家不住的房子,所以学习休息时,我们可以放松放松,江和刚都喜欢“鼓捣”乐器,江拉《二泉映月》,刚打扬琴或吹萨克斯《回家》,我和彬自然是聊喜欢的作品和人物了。
现在想起来,我们能维系那段友情,主要是应了“人以类聚”那句老话。我们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涉猎大量的课外读物、在那年少春衫薄时都有超前的“狂妄”、敏捷的思维、清高的心性、不羁的灵魂。。。。
无论当年还是现在,同学都认为我会在他们中间选择一人发展关系,说实话,当年的我真的“成熟”很晚,我和他们在一起多数时候感觉不到性别的区别,也许年少不懂风情。
如今,我真的感谢自己当年的“年少”和“不懂”,否则怎么会有这一生都享受不尽的友情呢!我想当年的“沙龙”我们都受益匪浅。
他们三人是我最好的同学和朋友,后来的日子里,我们都成熟了,可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没变,只是彼此间传达感情的方式带有各自的特点。
现在我们两人在吉林、一人在长沙、一人在安徽。虽然聚少离多、虽然每次见面都感觉到彼此的变化,可我们那份感情永远都不会变!
也许你们和我一样总是不经意的想起那年少时的曾经,那“春”在心中涌动时的心照不宣。。。。。。
再聚首,回望“春光”也许就在明天!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jlyjlwh200 |
Re:回 首 那 一 年 的 春 |
回复时间: |
2006.03.26 21:40 |
|
回首那一年的春,突然一股暖风吹入心间,回首往事,回首友谊,仍有一中幸福荡漾在心间。同学纯真的友谊永远不会变。
|
|
回复人: |
雅茹 |
Re:回 首 那 一 年 的 春 |
回复时间: |
2006.03.27 18:50 |
|
喜欢这样细腻的文字.
|
|
回复人: |
霜叶 |
Re:回 |
回复时间: |
2006.04.12 19:59 |
|
梅姐的文字总是这么清丽委婉,读起来就象涓涓细流流趟心间一般。
对了,上周五我去了长沙,周日回来的,可惜没有联系上你,不然我一定要去看看你的老友的,呵呵……这次我跟同事一道也去见了同事的网友,是北方人,但不知道是不是你的老友呢?~-~
|
|
回复人: |
yc姚律师 |
Re:回 首 那 一 年 的 春 |
回复时间: |
2006.08.07 09:14 |
|
好个“四人帮”啊!
“前日从回来”,少字了。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