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浙江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夜晚的花朵 收藏:2 回复:7 点击:799 发表时间: 2010.06.03 11:42:56

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孩子从学堂回家,作为父母的我们迎接他或(她)的开场白不是围绕着成绩分数就是围绕着是否乖巧听话而展开。这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语言呈现。还有看到孩子在闷着头写作业,我们悬挂的心多少是安稳的,而一旦看到他们在做自己世界里倍感兴致而在你看来徒然浪费时间的事情,往往是不依不饶的进行口舌教育,教育的主导词也无非是道德是非加上未来隐患的吓唬。而教育的重心最终密切指向的还是要读书、学习、考试之类的。如果孩子动手做些家务,也有不少家长依靠自己的强势判断去剥夺,一句话:“赶紧学习去,别的什么都不要管。”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书读好了,分数上去了,自己的目的就大功告成了,孩子就会成为未来的精英了。当然还有一种别样的风,那就是看到别的孩子在休息日里被家长送达某处接受再学习,再改造,那是万万不敢掉以轻心的,嗟咄立办,短短的休息日被唱、跳、书、写、弹等等横竖塞满。打着提高孩子素质的旗帜,冠冕行着牺牲孩子无法回温的童年之事。
  所有的这一切多是强势施压,不管孩子内心挣扎与否。可怜的中国式父母和孩子。
  自己何尝不是挤在人群中的那一个!自己在对孩子耳提面命的时候,分明感受到她以动作的迟缓以及拿手指往耳朵里填充的举动来违逆你的意识,而且这样的表现绝非偶然。当我们以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是不存在对话场的,交流沟通的渠道是壅塞的,单向从来是可笑的存在。在你的愿望被截断的时候,开始的不是自我反省,而是怒火中烧,接着采用的手法趋近于简单粗暴。曾经听到一位家长对孩子大吼道:你怎么那么没用,考不到前三名。孩子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据理回道:你怎么不读大学,你怎么不当校长。老子接着打小子,小子接着在内心抗拒腹诽老子。就是这样恶性循环。如此教子方式该休矣。那是不是说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就可以信马由缰不管不问了?显然不能,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影响。如果缺失了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成长必定是随意的,没有矫正的,和旷野的荒草也就没有二至了。我们不能从一个端点滑向另一个端点,走极端是要不得的。那么家庭教育给孩子提供怎样的“礼物”才是积极有效的呢?
  个人觉得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
  其一,考究迎接孩子的开场白。
  “你的作业完成了吗?”“你今天考试得了多少分?”“你在学校乖了吗?”当孩子从学堂回家的时候,我们不是常常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提问吗?孩子的反应从来不热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我们的骨子里是把孩子往顺民的路上牵引,我们看中的是现行的知识的积累。看到过美式家庭教育,美国的家长与我们则相反,他们在孩子放学回家时总是这样问:“你今天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孩子的表现是热烈的,迫切向你倾诉的那种类型。究其原因就是他们重视的是心性的愉悦,看中的是个性思考创造,是一种能力上的赢得。他们的眼睛里看到的是生命的个体,是对生命个体的最大认同。
  这不由让我想到了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一书中所说的话,要等感情得到了相当的满足或者发泄,平静下来,智力才不受驱使。我们设定了诸多的规范,然后拿近似智力上的认知来束约孩子,把他们的感情截断,将之纳入到一种看似规范的程序。结果我们发现了中国父母教育孩子特有的模式。也看到了典型的中国式孩子,端端正正,言听计从。这种特有的模式仅限于中国!你赢得了是吗?可是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世界上造就人才的输!我们欠缺大艺术家,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这还不够吗?昨天晚上看周国平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捉到了如下文字:在一定意义上,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中西哲学传统的始祖,他们两人都重视人生哲学。但是,他们的嫡传弟子便显出了显著差别,孟子走向了更典型的道德论,柏拉图却走向了本体论。原来一切都是有因由的。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湮灭无闻,那就从现在开始不要行使悖逆之举。
  其二,和孩子携手亲近自然。
  大自然有着丰富的生命力,是纾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我们知道登山可以领略人在险处的风景,触发一览众山小的辽阔感自豪感无惧感;观海可以领悟到海的蓬勃气势,触动吞吐天地的豪迈之情。带孩子看月的盈圆残缺,观潮的起涨开落,品花的繁华荒芜,悟草木的萌发衰退等等。孩子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肯定可以感受到无数生命在大自然中的奥秘。不要以为在家里养两条昆虫,在花盆里种几样东西就算亲近自然了,那不是,充其量是自然变味的嫁接。我们要做的是切实的推开麻将的纠缠,牵上孩子的手走向自然的天地,不是心血来潮,偶尔试之,而是得时常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孩子亲近自然的习惯,当他们在成长中遭遇挫折困顿时,有能力自己打开生命的结。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生写作的时候总是让孩子置身于自然天地之中,用自己的眼睛看,手去触摸,心灵去把玩。这样前提下,孩子的语言呈现出了斑斓奇妙的胜景。我们何妨向他学习呢?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还会愁惨孩子笔下枯涩,内心呆板呢!自然是高明的大师,我们常说的师法自然,意义就在于此。
  其三,养成喜欢看书的好习惯。
  书是什么?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意义在于滋养心性,获得知识或技能,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极为有利。我们都知道英国思想家培根所说的话,那就是:历史使人睿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微,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但有所学,均利秉性。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他们自己不但可以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而且很有可能将之化成自己性格的组成部分。精神的底子也就会在这样的情形下打好。一个人文精神底子深厚的孩子,将来面对挫折的时候,多的是理性的辨识,和意志的坚韧。什么样的书利于孩子秉性的养成呢?借用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的话,那就是能让人明辨是非的,能让人更具有激情为理想而奋搏的,能让你激浊扬清的,能够在自身之外承认他人存在的就是好书。我们分明看到很多孩子喜欢读杨红樱的作品,殊不知,《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看似轻松了,让孩子欢喜了,书里面的为小朋友起绰号的现象会引起孩子的效仿,产生负面影响。负面影响的强烈存在会严重干扰孩子良好秉性的养成。这是需要家长注意的。
  以上这几样东西,我认为是父母送给孩子生命中最好的礼物,这些珍贵的礼物不是拿钱可以衡量的,它的意义可能在当下不能马上兑现,但是请相信,其价值在别处,在孩子未来的每一个生命空隙。
  
  


热点.时事关注收录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顶尖高手阿宝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03 12:12

    “你今天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作品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哈哈,今后有机会应该试一试!也许,孩子也会感觉不适应:)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顶尖高手阿宝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03 12:19

    从文字上也可看出你的认真,确实是送给孩子的三件珍贵礼物,但是中国的家长也许太过功利,因为自己接着就会想到:送给孩子这三件礼物之后,孩子现在能够带给我们些什么?当然自己也知道,送给孩子礼物,也需要非常好的规划,就如读书不能影响正常的学习;与孩子沟通,也不能对孩子的学校学习失去控制!

回    复    

回复人: 顶尖高手阿宝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03 12:19

    写得非常好,学习,并感谢!

------------------------
阿宝倡议别做五类林友:1)发贴就如贴广告,贴完就走;2)不为交流,来林子只为求助;3)开心的事从不写一件,来林子就是大倒苦水!4)多年、多月不来林子,还希望林友能够记住他!5)始终只做一名冷漠的看客。

回    复    

回复人: 铁树开花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06 15:09

    很棒——文字与人。学习中!

回    复    

回复人: sunway03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18 17:34

    礼物收下,谢了...只是中国式教育,真的有待改革...说考试分数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仍以分数衡量...压力不仅仅在于孩子,家长也跟着喘不过气来...

------------------------
与其讨好别人,不如武装自己;­与其逃避现实,不如笑对人生;­与其听风听雨,不如昂首出击!

回    复    

回复人: 绛珠仙草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06.28 10:56

    谢谢!要好好学习一下!

回    复    

回复人: 飘叶俯视 Re:送给孩子的三样礼物 回复时间: 2010.11.18 20:38

    要想使孩子听自己的正确道理,首先必须让他相信你并尊重你,那就只有讨好他从而抓住他的心。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