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内蒙古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左沙 收藏:0 回复:8 点击:857 发表时间: 2005.02.18 23:01:24

母亲


  母亲
  ――左沙
  
  关于这个题目,在小学到中学的作文中,不知写过多少次。可那时,单纯的心灵只会用尽可能多的美好的词汇来形容一下母亲的外貌,母亲的性格,母亲简单生活中的几件小事,仅仅是为了交给老师一篇合格的作文,得到一些好的评语。
  今天,在这个寂静的冬夜里,再次写下母亲这个题目时,已与作文不再有任何关系。虽然我并不能确定我将会以什么样的体裁来记叙我的母亲的一生,散文、还是小说?可我想这些都不重要了,感情的闸门打开后,汹涌而出的是我无法控制的,因为往事已如展开的画卷穿过旧得发黄的岁月,铺展开来……
  小时候的记忆中,没有多少父亲的概念。在刚刚记事时,听到别的孩子叫“爸爸”觉得既新鲜又羡慕。所以,母亲是既当爹又当妈的,也正是这个原因,使母亲无法做一个细致的贤妻良母。除了让我们饿不死,冻不着,剩下的精力就都用在了挣钱养家上。
  在我上小学前,母亲卖过冰棍,在工地上当过小工,建黄河大坝的时候,母亲去搬过石头。当然,母亲在做这一切的时候,都必须把我像个包袱似的带在身边,因为没人照看我。可尽管这样,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的,就连过年也很少能买新衣服穿,这也是小时候不懂事的我,对母亲抱怨不止的最大原因吧。
  后来,母亲一个人从国营农场包了三亩地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一到夏天,母亲常常是忙到晚上十点多,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踏着夜色从地里回来。为怕我被蚊子咬,就把我锁在家里。姐姐放学回来后,我们便用开水泡馒头就着咸菜当晚饭,填饱肚子就只盼着母亲早些回来。母亲回来后,已累得吃不下饭,一碗清水,一个干馒头,一头大蒜,草草填饱肚子就搂着我昏昏沉沉的睡去。第二天,得把出好的菜拉到菜市场去卖,为了占一个好的摊位,天还没亮就得起来。虽然是夏天,黎明前还是很凉,母亲就把熟睡的我用衣服包起来,随便从车上找个地方塞好,一起去市场。然后,项着日头就是一天,直到晚上所有的菜都卖完了,才数着星星回来。可是这样的日子,我还是很幸福,因为不会再被锁在家里,而且还有冰棍吃。
  又过了两个夏天,姐姐已经上中学了,朋友多了,也参加了学校的体育队,经常去朋友家,或去市里参加比赛。我依然被母亲锁在家里。
  所有的小孩都是怕黑的,我也并没有因为经常天黑以后一个人被锁在家中而例外。我记得那时不只怕黑,而且对老人们经常提到的“日本鬼子”充满了恐惧,所以一到晚上,就躲在角落里,大气不敢出一声。有一次怕得厉害就钻到床底下,谁知竟睡着了,母亲从地里回来后四处找都找不到我,已经过了12点,家家都问遍的母亲终于在床底下发现了我,心疼地把我搂在怀里。朦胧中我看到母校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没有吃饭,就搂着我睡了。
  那时,我是常常盼着过冬天的,因为到了冬天,母亲就可以天天在家里,就有热乎饭吃,而且我也不用再害怕黑夜了。
  其实,我还有两个哥哥,只是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把两个哥哥留在了身边,而我和姐姐跟着母亲。在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奶奶。印象中,从未有过奶奶疼爱我们的某个场景,或一件事。我们一到奶奶家,她就会把所有的吃的东西藏到凉房里去。直到爷爷掏钱让我们去买油条吃,她才会勉强找出几个冷馒头,没好气地扔到我们跟前,还背着爷爷狠狠地瞪我们几眼。那样子,好像我们从来不是她的孙女,到像是路边乞讨的野丫头。尽管这样,每次去我们还是在妈妈的叮嘱中多做些事,姐姐帮她蒸馒头,洗衣服。我就擦擦桌子,扫扫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奶奶的表情总是冷冰冰的。至少她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这也正是后来父亲为什么总打母亲的原因。
  第二年,我的老奶奶,也就是父亲的奶奶,被爷爷从山东老家接了过来,住在我家里。也就开始了母亲,我和我姐,老奶奶四个人相依为命的生活。老奶奶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除了照看一下我,有时还能帮母亲生把火,热个饭菜。母亲不用再为了我担心,也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种地、卖菜。那段日子,我是幸福的,因为有老人疼爱,而母亲也是,因为老奶奶也很疼她。她们都是善良的人。
  那时,虽已不是兵荒马乱的年代,可逃荒要饭的人依然很多,母亲会给上了年纪的老乞丐弄碗热汤喝,喝得长长的胡子上都沾满了菜花。而老奶奶会为那些断了腿的残疾人找些过世的老爷爷不穿了的旧棉衣,并不住地摇头叹息,掉下泪来。
  可是后来不知为什么,爷爷要把老奶奶接过去住。前面你们已经了解到我的奶奶是怎样一个人了。老奶奶在那里当然不会过上好日子。爷爷又经常不在家。直到有一天,母亲买了些陶酥点心和水果去看望老奶奶时,老奶奶流着泪说已经好几天没吃热乎饭了,母亲哭了。这一切,我是亲眼见到的,并记忆犹新。她们就像一对久别的母女一样,各自抹着泪。因为我说过在上学以前,我其实就是母亲无法放下的一个包袱,母亲必须背着我,所以我目睹了这一切。并跟着母亲借了辆毛驴车把老奶奶接回了家。有老奶奶的日子是温暖的,至少不会再一个人度过那些恐怖不安的夜晚。
  这样的日子过了有一年,老奶奶去世了,老奶奶去世后很久,母亲都没有过笑脸,这世上少了一个真心疼她的人。
  我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也从外地回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父亲回来时是挣了一些钱的,因为那一年我家买了电视,这在当时是件很希罕的事,村里好多人都来看, 我也觉得无比得幸福和甜蜜。
  可是母亲的日子却过得更苦了。原因之一是很快父亲就用挣来的钱和东拼西凑借来的一万多买了辆大卡车。父亲的钱就赔在这辆大卡车上,也因此而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还债岁月。家里的日子过得更拮据了。
  现在我要写一个小插曲。虽然父亲的钱陪了,家里负债累累,可是那一年过年的时候,母亲却坚持要给我买双红皮鞋。穿皮鞋在当时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一件及其奢侈的事情,母亲带我去过了那时有限的几家商店也没有买到一双我能穿的红皮鞋。我以为母亲会以此为籍口,不给我买了。可是母亲还是不肯放弃,好像我不穿上皮鞋过不了年似的。最后,我们终于在大姨家附近的商店里买到一双黑皮鞋。当然为了能多穿两年,鞋是大两号的。后来我才知道母亲非要给我买这双皮鞋的真正原因,是老奶奶去世时将所有的积蓄十六块五毛钱全给了母亲,最后的要求是要母亲过年时买双皮鞋给我。
  写到这里,我的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我已顾不得用怎样的词汇,怎样的造句来完成它,我只有一个念头,写下去,把心里的话,把母亲的故事讲出来。哪怕是用最平实朴素的语言。
  前面说到母亲的日子因为父亲归来而更苦了。除了还债,原因之二,是他们开始了可怕的争吵,父亲铁一样的拳头常常会把母亲打得遍体粼伤,而我们只有陪母亲哭的份。他们争吵的原因是因为奶奶,我说过她不是位善良的老人,不仅不善良而且还善于挑拨。她常给母亲安一些莫虚有的罪名,比如,母亲偷吃了她的馒头,母亲在别人面前说了她的坏话。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由一个老家来的表亲家的叔叔引起的。叔叔的年龄与我大哥的年龄相仿,从老家来为了帮爷爷料理那十几亩地。腊月寒冬,母亲见他连条棉裤也没有,爹娘又都不在跟前,像个没人疼的孩子,就翻箱底找出棉花来给他缝了条棉裤(那时的棉花也很宝贵,母亲像宝贝一样地收藏着)。谁知道就是这样一种出于母爱的行为也被奶奶渲染的污七八糟。似乎母亲和叔叔之间真的有什么不正常的关系。说到这里,我不知怎样来形容一下我的奶奶。虽然她已经去世了,可是出于对我父亲的尊重,我父亲是出了名的孝子,我不能用一些恶毒的词语来形容她。可是当时,她的坏心肠差点弄出人命来,爷爷要去跳黄河,父亲把母亲打个半死。那天晚上,爷爷的九个孙子孙女全都给他跪下了,哭声动天。我的叔叔们都用气愤而又嘲讽地表情对着母亲,就连平时最亲我的小叔也发了火。
  当然这些事在后来,我们长大了,每个人都能以公正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时,我的叔叔们也承认了当年的错误。就连爷爷奶奶临死时也承认在他们所有的媳妇里,母亲是最善良、厚道的一个,正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那又有什么用呢?母亲的头发已全白了。
  那之后的日子,母亲不仅要挣钱还债,还要不断承受奶奶的谩骂污辱和她挑拨是非后父亲的愤怒和不屑。父亲是个有单位的人,单位的人都不好好上班,除了下棋就是喝酒,每次父亲带人回来喝酒,母亲不管多累都得给足父亲面子,炒两个菜,伺侯他们。所以那时,我是有些恨父亲的。看着母亲疲惫的身影穿梭于厨房和菜地之间,我甚至盼着他们离婚。可是母亲毕竟没有和父亲离婚,没有离开这个家。用母亲的话来说,如果不是舍不得我们这些儿女,她早就一头扎进黄河了。而那时,我们又怎么能真正明白这句话道出了母亲多少辛酸苦楚和对儿女们无私的爱,她是为了我们才坚强地活了下来啊。
  母亲用了十几年时间,终于还清了家里的债务。也就是在我上大学前。这笔债务才得以还清。而这些年的苦日子,母亲是怎么过的,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苦日子里,母亲已经炼就了男人的意志和坚强。在劳动中,母亲已经不能做一个完全的细腻的女人。母亲从来不给我们过生日,有时我们病了,母亲也根本顾不上带我们去医院,当然她自己病了,更是连药也不舍得买,难受几天就过去了。母亲不会打毛衣,不会收拾家,甚至做不出一桌可口的饭菜。每次看到同学们的母亲把她们照顾得体贴入微,上学的时候带着早点,放学的时候有热乎可口的饭菜,衣服总是鲜艳而干干净净的,我就会觉得嫉妒和很不懂事的埋怨母亲。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爱母亲却一直和她有些疏远的原因吧。
  这些年母亲真的老了。再没有几年前在地里矫健的身影了。年轻时落下的种种病根,现在终于挤进母亲不再忙碌的生活,折磨着母亲。我由于工作忙,时间久了不回去,母亲就会打电话来,嘘寒问暖。虽然听起来有些遥远,可心底还是暖暖的。毕竟曾经的不细致并不是母亲的错。偶尔回去,母亲总是喜欢搂着我睡,或是在清晨我睡懒觉时,轻吻我的额头,好像是在弥补年轻时没顾得上给的那份温柔。为了搭朋友的便车,我总是又急匆匆地走,那时母亲总是一瘸一拐地追送到村口,脸上写满了放飞的无奈和牵挂。
  有一次听朋友说起,当他从外地回来,看到平时与自己在感情上很疏远的父亲脚上的袜子破了,两个脚后跟都露了出来,朋友的心里酸酸的,流着泪给父亲买了两双袜子回来。我就不禁想起母亲那条补丁落补丁的秋裤。并不是买不起,仅仅是在过去的二十几年的苦日子里养成的习惯改不了。
  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突然觉得所有的车辆行人,都以神奇的速度在并不宽阔的马路上穿梭,就连一辆超级豪华大轿车居然在急驰中也显得灵巧起来,只有我是静止的。太快了,我知道我一定是产生了幻觉,可我还是害怕,连忙给家拨了电话,我想知道母亲是否一切都好。我怕那句“子欲养,亲不待”的古训……
  现在,已近黎明了,我的母亲想必还在梦中吧。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紫叶纤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19 15:17

    可亲可敬的母亲。
  为了儿女有口饭吃,有遮风雷雨雪的一方屋顶,宁愿把自己变了顶家的男人,又变了持家的女人,还要忍受莫虚有的污蔑。
  很多年以后才发觉,母亲竟是自己难以描述的那份爱恋的所有。
  
  
  我这会想做的事就是给妈妈打电话。

------------------------
起风了
卷起衣袂,盖不住我的伤痕……

回    复    

回复人: 小時候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21 15:17

   
   母親給我們的太多了,我們沒有理由再嚮母親索要什麼
  
   我們也需要付齣我們的愛~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21 15:43

    神圣的母爱 我们只能竭尽所能的回报 让她的心宽慰着曾经的付出
  
  祝母亲有健康快乐的晚年

------------------------
我知道你没说出的是什么

回    复    

回复人: tpy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21 17:08

    是啊 该给妈妈打个电话了
  你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
  

回    复    

回复人: 西北有狼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21 18:34

    亲情永驻

回    复    

回复人: 阿辽申卡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2.21 22:00

    好羡慕你,而我。。。。。要好好孝敬你的母亲。

回    复    

回复人: 寒泉子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3.05 12:52

    很真诚的文字。

回    复    

回复人: 圆YLL Re:母亲 回复时间: 2005.03.06 10:32

    感动之余是敬佩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