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布置,合理利用自然角 |
自然角是幼儿园班级环境布置不可缺少的一块区域,它给孩子们提供了观察,学习,情感体验的一个场所。如何布置自然角,使自然角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发挥自然角的特有功能。我们在这个学期做了一些工作,也积累了一点经验。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完善设置自然角。
一、逐渐丰富,种子是我的朋友。
小班幼儿喜欢用双手去抓摸各种物品,发现形似食物的东西都要放进嘴里咀嚼,每年小班自然角的水果首当其冲要遭遇幼儿的手抓牙咬。自然角的水果无一幸免,个个伤痕累累,惨不忍睹。
如何使自然角的物品尽早尽快地摆放出来,而又不受损坏或尽量少受损坏呢?
幼儿入园三周后,情绪基本稳定。我们就开始布置自然角。我们没有一步到位把所有的物品陈列出来。而是让自然角的物品逐渐丰富,分期分批地摆放陈列。首先把自然角的种子装进塑料小口袋贴上种子的名称,成一字行粘贴到能让幼儿随意看得见摸得着的墙壁上。当种子出现在幼儿眼前时,幼儿的小眼睛一下子被吸引了,那些种子幼儿很熟悉,都能喊出他们的各称:黄豆、蚕豆、大蒜等。因为是农村孩子,对农作物是见多识广。吸引幼儿的注意后,教师再向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小班的自然角的种子朋友。种子一词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说是个新名词,还不能理解,但这些具体的种子实物陈现在他们面前等着他们去观察、了解进一步认识,乃至喜欢爱护他们的种子朋友。
二、人人参与,自然角里我是主人。
这样过了二周,自然角只有种子朋友,多孤单寂寞呀?再为它找个水果朋友吧。正巧那天黄洁带了一只苹果来园,晨间谈话活动时,把那幼儿的名字用标签贴到苹果上。告诉全体幼儿:“这是黄洁带来的苹果,我们要把那苹果放到自然角,这个苹果就是我们自然角的水果朋友啦。以后大家可以用小眼睛看看,用小手摸摸,还可以用鼻子闻闻。”教师边说边作观察的示范动作。让幼儿知道了苹果不但可以吃,还可以观赏呢。从此幼儿心中埋下了丰富自然角的愿望,以后每天都有幼儿带各种各样的水果放置在自然角里。教师为每个水果贴上幼儿的姓名。品种丰富了,我们又在自然角增加了几盆常见的植物。当然又被好奇喜欢探索的幼儿发现了。教师随即告诉幼儿那是自然角的植物朋友。这样有了幼儿参与,再通过发动家长。我班小小自然角不断地在丰富。有的家长还带来小鸟、龙虾、小蟹等等。当然这些小动物也有那个幼儿的名字。幼儿成了小小自然角的主人。幼儿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三、娃娃公园,自然角成了我游戏的好地方。
随着自然角物品的不断丰富。自然角的货架上层层叠叠,也许幼儿再也不能一目了然了。有部分幼儿不似以前那么对自然角的物品摸摸看看。我们又在思考:如何让幼儿一如既往地对小小自然角产生观察的兴趣呢?而又不用扩大自然角的场所。一次自主性游戏时,一名幼儿在自然角看看摸摸,给了我们启发:把自然角变成娃娃公园。这样逛公园游戏自然而然产生了。发动幼儿用大型积木把自然角围拢起来,简易的公园就成功啦。这样每到自主性游戏,请一名幼儿卖门票,一名幼儿做导游,娃娃公园成了幼儿经常喜欢去的地方。
四,抓住随机教育,体现知识性。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每当自然角增加了新的物品,幼儿的目光就被吸引过去。如幼儿从家中带来的水果数不胜数。为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领域活动。健康:酸酸的水果。社会:运水果。科学:有趣的核。艺术:制作苹果。数学活动:水果有几个。尤为惊奇每当自然角增添的龙虾、小乌龟、小鸟时,孩子们都会围在那些小动物周围,叽叽喳喳地讲着。指指戳戳地比划着。我们每次都会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仔细观察那些小动物,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如龙虾有两只大大的螯;小乌龟有硬硬的壳,稍一碰就会把头和脚缩进硬硬的壳里;小鸟有尖尖的嘴巴,吃米粒和青菜叶等。这样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也从中学到一定的知识。
总之,对于自然角,我们没有因是自然角而只是单一不变的自然角。我们先由自然角的品种单一,到多样。由种子到水果,植物到动物。使自然角逐渐丰富而充实。通过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教师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努力培养幼儿喜爱接触大自然的兴趣,时常密切关注幼儿对自然角的反映,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不断调整自然角的摆放,让自然角形成无声的教育环境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