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历时不久的两国军事演习,勾起了我这个热血男儿对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高度热情。是啊,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尽苦难,饱尝了外国列强的蹂躏与欺凌。强国、强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这时候,有一种声音,在耳畔,在心中隆隆响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
要提到当代中国的音乐,最脍炙人口,最能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当属《黄河大合唱》。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年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
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1.《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声合唱。)
2.《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3.《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4.《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原稿为齐唱)
5.《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6.《黄河怨》(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上常按修订稿加入女声三部伴唱)
7.《保卫黄河》(轮唱)
8.《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黄河大合唱》为我国现代大型声乐创作提供了光辉的典范,
它也是现在中国音乐人在国内外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大型曲目。欣赏这部曲目的演出与演奏,不仅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经受一次音乐美学的享受。你听: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还有:
风啊,
你不要叫喊!
云啊,
你不要躲闪!
黄河啊,
你不要呜咽!
今晚,
我在你面前
哭诉我的仇和冤.
命啊,
这样苦!
生活啊,
这样难!
鬼子啊,
你这样没心肝!
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
我和你无仇又无冤,
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
狂风啊,
你不要叫喊!
乌云啊,
你不要躲闪,
黄河的水啊,
你不要呜咽!
今晚,
我要投在你的怀中,
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
丈夫啊,
在天边!
地下啊,
再团圆!
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
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
再听: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作品又被音乐家、钢琴家殷承宗、石叔诚等改编为钢琴协奏曲。从此这部优秀的作品又焕发了新的活力。这部既有西洋音乐风格,又有中国音乐特色;既有华丽技巧,又有巨大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便在中国的文艺舞台上和人们的心目中,深深扎下了根。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组中,每一位成员都曾受到系统的西洋古典音乐教育,对于音乐形式的把握,他们有着很深的领悟。在《黄河大合唱》中,光未然那气势豪放、高度浪漫主义的诗句和我们伟大祖国雄浑壮美的山河,还是像当年激发了冼星海的创作冲动一样地启迪着这些后续创作者的乐思。
文革以后,关于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东方红》旋律的取舍问题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有人提倡,删除该作品中《东方红》的旋律,还《黄河大合唱》作者的本意;也有人提倡保持该作品的完整,保留《东方红》的旋律,因为,它毕竟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作品。因此,舞台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版本。其实,不管观众们欣赏哪个版本,感动他们的,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作品所表达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气概。
从中华民族受到外来侵略的时刻到不断面对各种挑战的时期,雄壮、自豪、勇于斗争的精神在“黄河”中得到了继承和升华。也正因为如此,“黄河”对于我们才有了更为不同的意义。“黄河”在炎黄子孙的心中,才获得了不朽的永恒。
|